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4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41篇
各国政治   43篇
工人农民   20篇
世界政治   137篇
外交国际关系   59篇
法律   873篇
中国共产党   1264篇
中国政治   1532篇
政治理论   880篇
综合类   1194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407篇
  2022年   363篇
  2021年   325篇
  2020年   325篇
  2019年   253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451篇
  2013年   369篇
  2012年   379篇
  2011年   389篇
  2010年   344篇
  2009年   334篇
  2008年   342篇
  2007年   243篇
  2006年   182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20世纪西方社会发展思潮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以工具理性为内在支撑的现代性发展思潮和以价值理性为内在支撑的反现代性发展思潮。上世纪60、70年代以前,现代性发展思潮一直在西方理论界占据着主导地位;而80年代以来,反现代性发展思潮则逐渐成为西方学界的主流话语。这种嬗变,不仅表征着社会发展思潮具体理论形态的更替,更意味着人类价值理性对工具理性僭越的逻辑归位。它表明,弥合理性的断裂,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保持合理的张力,是当代发展观念重构的逻辑原点。  相似文献   
52.
党的思想路线的新概括作为我们党的又一次理论创新成果,是一个深刻的哲学命题,其内在发展关系体现在马克思主义本体论、认识论和唯物辩证法等理论基础之上。它们统一的核心环节是主观和客观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53.
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在于实现了从现成论的思维方式向生成论思维方式的转向,而推动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基本动力是对资本现代性的追问和批判。马克思哲学革命与现代性批判话语的内在关联对当前我国现代性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4.
目前阻碍我国犯罪学研究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是犯罪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其中“唯书”、“唯上”还是“唯实”的矛盾未能解决,逻辑结构不严,数据不实,数据处理不当是主要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55.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公安经费保障体制改革历经了“统一分配、分级领报”“高度集中、垂直管理”“下放地方、两级管理”“多级管理、多级负担”、初步建立“分类保障”和全面落实“分类保障”六个阶段的发展。整体来看,公安经费体制保障改革的逻辑主线是由党政逻辑、财政逻辑和公安工作逻辑这三重逻辑协同推动。党政逻辑决定和引领财政逻辑与公安工作逻辑,后两者是党的意志在财政领域和公安领域的深化和外化。三大逻辑逐步丰富并最终走向全面聚合。因此,未来我国公安经费保障的发展应遵循和回应的逻辑为:党政逻辑上与党中央、国务院、公安部党委的指示精神保持高度一致,财政逻辑上深化与国家财政管理体制的配套契合,公安工作逻辑上努力与公安工作的特殊性与实战需求相匹配。  相似文献   
56.
论建构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宗礼 《探索》2004,2(6):48-51
建构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理论,一是吸取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有益成果并避免其内在缺陷的需要,二是我国政治发展理论研究现状提出了要求,三是中国政治实践的迫切要求。把政治发展看成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进与建设过程,符合政治发展的实际,也符合建构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理论的要求,是建构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理论的逻辑起点,而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理论的现实起点应当是中国当代政治文明建设与演进的实践进程。建构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理论,必须以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坚持以当代中国的政治实践过程为主要对象和经验基础,必须大力借鉴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积极成果,必须在继承、引进已有的思想资源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相似文献   
57.
近代民主主义者为探寻救国之道 ,自然地转到了马克思主义 ;为追求真正民主 ,又自然地转到了马克思主义。故从民主主义到马克思主义乃是历史的必然 ,这种转变虽也有诸多遗憾 ,但这是历史前进中必付的代价  相似文献   
58.
可知性悖论不仅对认识论中的可知论提出了挑战,而且为逻辑学提出了一个难题.哲学家和逻辑学家们为了解决可知性悖论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解决方案,如直觉主义逻辑的方案、弗协调逻辑的方案、情境理论的方案、语形限制的方案等,但是这些方案都未能完满地解决这一难题,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9.
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启动与推进路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的政治文明建设离不开广泛而有效的公民政治参与 ,但公民的政治参与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和运行规律 ,所以本文从政治自系统出发 ,分析了现有中国公民政治参与发生发展的时代特征 ,并以此为逻辑起点设定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参与发展路径 ,同时分析了转型时期中国公民政治参与所要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60.
非形式逻辑的合法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非形式逻辑是大学逻辑课程回应现实生活需求而产生的论辩或论证的逻辑。非形式逻辑合法性的理论辩护在佩雷尔曼、图尔敏和汉布林等哲学家的论著中找到了理论先知。非形式逻辑为关注和研究实际论证的重要的逻辑特性开辟了新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