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031篇
  免费   1298篇
  国内免费   108篇
各国政治   275篇
工人农民   507篇
世界政治   1743篇
外交国际关系   637篇
法律   33290篇
中国共产党   6905篇
中国政治   15147篇
政治理论   3703篇
综合类   11230篇
  2024年   173篇
  2023年   697篇
  2022年   705篇
  2021年   832篇
  2020年   787篇
  2019年   582篇
  2018年   218篇
  2017年   447篇
  2016年   938篇
  2015年   2168篇
  2014年   5508篇
  2013年   4930篇
  2012年   5735篇
  2011年   6410篇
  2010年   5468篇
  2009年   5746篇
  2008年   5651篇
  2007年   4597篇
  2006年   4270篇
  2005年   3430篇
  2004年   3066篇
  2003年   2904篇
  2002年   2973篇
  2001年   2101篇
  2000年   1606篇
  1999年   446篇
  1998年   213篇
  1997年   137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33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个体、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正确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解决影响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快促进个体、私营企业做强做大。  相似文献   
142.
法治与社会主义的关联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理想中,法治与社会主义的观念结合仅体现在未来社会发展的特定的阶段。法治与社会主义的现实统一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逐步形成的。  相似文献   
143.
上海常住外国人宗教生活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21世纪,在沪外国人的规模和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因而他们的宗教生活呈现许多新的特点, 所谓“侨民宗教”已经基本形成。在沪常住外国人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对上海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很大。这个群体同国际社会保持着密切的交往,必然会把在沪外国人宗教生活的环境是否满意作为一个重要指标,来衡量中国改革开放、城市现代化、社会和谐的程度。  相似文献   
144.
高等教育大众化给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了挑战,而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加强课程建设、理论联系实际、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和形式、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等。  相似文献   
145.
在举国上下构建和谐社会的环境下,宗教值得重新审视。本文以作者亲历事件为例,论证了3个观点:第一,宗教的根本是长期性,应该用自由公民的世俗追求说明他们的宗教追求;第二,宗教的关键是群众性,应当努力引导宗教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服务;第三,宗教有特殊的复杂性,新中国的宗教应当是积极、和谐的因素,为世界的和平发展、人类幸福吹来一股和风、带来一团和气。  相似文献   
146.
中心城市是一定区域内的城镇体系中等级最高 的城市,是一定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 的中心。城市的发展表明,城市不仅是经济高度发 达和财富高度集中的地区,而且也是法治建设完备 健全的地区。加快中心城市法治建设是一个国家法 治建设的先期任务,国内已有一些大中城市提出了 建设法治城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7.
根据国务院侨办的部署,2000年以来,广西侨界全面深入开展“送科技、送温暖、送希望”活动,为广西贫困地区的科技、卫生和教育事业做了一些实事和好事,“三送”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受到了当地党政领导和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相似文献   
148.
窦为恒 《河北法学》2002,20(Z1):96-97
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法律存在的几个问题,并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9.
乌兰巴干 《前沿》2002,2(11):70-73
随着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 ,道德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和增强。管理与道德的结合 ,是管理思想的深刻变革 ,是管理科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人们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 ,在现代 ,企业与企业、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不取决于资源、人力的多寡 ,而取决于科技、管理水平的高低。管理的核心是人不是物 ,管理成败的关键在于如何激励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创新性 ,协调人际关系。人的管理关系既是生产关系 ,也是道德关系 ,管理关系的本质是道德关系 ,管理活动的关键在于协调管理的道德关系。因而 ,从对人的物理属性的研究转变为对人性之律和道德之律的研究 ,强调在对人的管理方面要把握住人性的特性和道德性 ,已成为管理科学研究的主攻方向。江泽民的“以德治国”理论深刻地说明了这一问题。治国本身是管理 ,管理包括法治和德治。社会管理更多的是靠德治管理。因为 ,同法律调节相比 ,道德对人的行为调节 ,其方法、形式要丰富得多 ,其作用也广泛得多。治国者须有德 ,治国必用德。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里 ,管理者是党、国家与人民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纽带 ,管理者的道德行为不仅直接影响党和国家的形象、威信、力量和领导作用 ,而且对带动、影响广大人民群众 ,遵守职业道德 ,反腐倡廉 ,促进整个社  相似文献   
1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