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18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57篇
各国政治   37篇
工人农民   84篇
世界政治   230篇
外交国际关系   65篇
法律   1525篇
中国共产党   3015篇
中国政治   3776篇
政治理论   1281篇
综合类   182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340篇
  2014年   1013篇
  2013年   778篇
  2012年   1113篇
  2011年   1041篇
  2010年   795篇
  2009年   758篇
  2008年   830篇
  2007年   700篇
  2006年   809篇
  2005年   529篇
  2004年   544篇
  2003年   586篇
  2002年   619篇
  2001年   451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当前大学生信息素质存在的问题包括信息意识淡薄,信息道德水准较低,等等。加强大学生信息教育,增强大学生的信息素质能提高大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对策有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树立正确的信息道德,建立高素质的教育与管理队伍等。  相似文献   
92.
现代文明社会的治理模式,应该是德治与法治的高度协调、高度融洽的互动。在坚持法治的总体框架下坚持德治-法治互动,既是对历史经验的借鉴,又是社会现实的诉求。当今中国,必须通过道德法律化、加强制度伦理建设、抓好公民道德教育和培育公民法律信仰,才能实现德治-法治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3.
孔子儒学的核心是其“仁政”管理思想,它包括“为政以德”、“选贤任能”等六个方面的管理原则。它对中国封建社会管理的影响表现在内在机制和外在需要两大方面。它不仅深深地影响和促进了中国伦理管理和道德文化的发展,而且对现代管理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4.
刘瑞芝 《新长征》2007,(4):16-16
陈淳同志参加工作40年来,特别是在担任领导职务后,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谋利益。陈淳同志是新时期党员干部的榜样,是广大党员的模范,更是组工干部的楷模。当今,全省以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为中心,广泛开展向陈淳同志学习活动,作为一名组工战线的普通一员,深深地被陈淳同志的事迹所打动。陈淳同志的事迹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一是用“四心”接待群众上访;二是让权利服务百姓;三是为维护群众的利益敢于承担责任;四是淡泊名利廉洁自律;五是坚持终身学习。学习陈淳,就是要学习他牢记宗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永葆政治本色。从组织工作的角度,我感觉学习陈淳精神应着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5.
中国有句古话:“善要人知,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真恶。”因此,从很早很早的时候起,我们的祖先就筑起了善不留名的传统美德,竖起了恩不图报的道德标准。远的有功成退酬的鲁仲连,近的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雷锋叔叔。报刊上时不时也登载这种古风古韵的好人好事,对“无名英雄”称  相似文献   
96.
97.
张敏政:人大代表在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中的职责定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敏政撰文说,人大代表作为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国家法律和公共道德的模范践行者,除了自己身体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外,在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良好的社会风气形成上有着不可推卸的职责。一要正确处理提高素质与履行职责的关系。人大代表尽管在本行业、本岗位上非常出色,但不一定能够履行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和义务,不一定能够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因此,人大代表要进一步加强对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和人大业务、代表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履职能力…  相似文献   
98.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和政府提出的奋斗目标。建立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于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坚持以德为先,依法治国的理念,坚持法德并举的道路,强化思想道德和法制观念的教育,努力提高公民素质,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法律和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行为的重要手段。二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99.
多年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建设实践告诉我们,党政领导干部(以下简称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做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下简称荣辱观)的楷模是关键,探索健全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是保障。一、领导干部道德建设中的角色目标定位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领导干部在政治角色、道德角色扮演过程中,应该把以下角色实践作为主要的价值取向。1、有良心、敢负责的道…  相似文献   
100.
“自由”是康德道德哲学中的最重要的范畴。从分析思路上看,康德意义上的自由经历了从由“物自体”到“先验自由”到“实践自由”的递进过程,其中道德法则的证成是自由升华的一个重要契机。康德自由理论凸显了“人是价值的存在”这一伦理学命题,对于当前的道德建设以及现实社会问题的反思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