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91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113篇
各国政治   80篇
工人农民   37篇
世界政治   27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1篇
法律   1358篇
中国共产党   5310篇
中国政治   3277篇
政治理论   1283篇
综合类   2344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266篇
  2014年   1104篇
  2013年   762篇
  2012年   964篇
  2011年   922篇
  2010年   813篇
  2009年   992篇
  2008年   1139篇
  2007年   756篇
  2006年   774篇
  2005年   787篇
  2004年   1372篇
  2003年   467篇
  2002年   676篇
  2001年   613篇
  2000年   600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河北省威县是个“普九达标县”,按照达标要求,其义务教育阶段的辍学率不应超过3%。但事实是,该县每年初一入学学生保持在1万多人,在初三中考时,参加考试的只剩下4000来人,三年里流失6000多名学生。而更令人沉重的是,威县并不是一个特殊的典型,它不过是记者随意调查的一个县,也许比它的辍学情况严重、更触目惊心的县还有很多。  相似文献   
52.
马召辉 《青年论坛》2005,13(3):125-127
情感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但在一个一切以利欲为人生首要价值的社会里,它无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黄金原型意象从巴尔扎克笔下溢出绝非偶然,作者所要弘扬的,正是当时快要失去的;作者所要拯救的,却是自己心中一直认为是永恒的,所以其中的悖谬之处,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53.
秩序的中国解读——邓小平、江泽民稳定思想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小平关于稳定的思想突出体现出三个特征时代性、全局性、辨证性.江泽民在继承邓小平稳定思想中又不断丰富、发展和创新,突出体现了稳定战略观、稳定策略观、稳定科学观、稳定动力观、稳定目的观、稳定途径观等六个特征.  相似文献   
54.
保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键在党”,是贯穿于邓小平南方谈话中的一条红线。沿着这条红线,南方谈话对党的政治、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等方面作了深刻、全面而又集中的阐发。系统挖掘和分析南方谈话中的执政党建设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5.
在我国刑法学的研究中,全面构建刑法学的体系框架,即犯罪论和刑罚论是始终贯穿于研究领域的主线的。近年来,法学家们逐渐从理论基石的奠定向实践功用转化,以摆脱一些遭人指责的追求“阳春白雪”式的“玄”学之风,使实际功用的研究显得异常活跃起来。相继出现了“金融犯罪研究”  相似文献   
56.
在斯的历史时期,邓小平重新确立了实践标准的权威性,用实践标准来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确保党的基本路线的正确性.他完全把握了时代的脉搏,充分依靠亿万中国人的实践,使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使马克思主义发展到新境界.  相似文献   
57.
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邓小平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理论的探索和实践,这些探索有:关于政治改革的一些谈话隐含着“文明三分法”、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设和创新、借鉴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成功经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等三个方面。这一理论对于我们今天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8.
“历史教学论”学科性质略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瑞琴 《世纪桥》2007,(4):135-135,139
历史教学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学科性质是一个最为根本的问题。历史教学论的发展经历了历史教授法、历史教学法、历史教育法、历史教学论等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中概念的变化实质上是学科性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59.
一国两制的三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灵敏 《南风窗》2007,(13):30-33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的那一天。尽管九龙弥敦道上长达2.3公里的灯龙,从油麻地一直延伸到尖沙咀,渲染着浓稠如蜜的节庆气氛,但下了一整天的瓢泼大雨,却似乎更能反映港人那一刻前路茫茫的彷徨心态。上百年的疏离,几十年的恩怨,"一国"之于"两制",到底意味着什么? 10年间,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通过CEPA、"自由行"、开放人民币业务和推动国企到港上市释放的善意和实惠,港人初步体会到一国两制在经济上的好处,但围  相似文献   
60.
邓小平发展哲学是我们时代精神的总结。是对毛泽东发展哲学的辩证否定。其扬弃性具体地表现在邓小平发展认识论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的回答;邓小平的发展方法论所提出的发展模式:用八个部分阐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是对毛泽东发展哲学六个部分内容的时代化及其体深化;扩大了人民的范围,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更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