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邵力子因为“西安事变”被迫辞去陕西省政府主席不久,在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的形势下,1937年2月,国民党召开三中全会,选举邵力子为中央常委,出任中央宣传部部长。毛泽东非常高兴地向周恩来、朱德等人说:“邵力子出任中央宣传部长,我们在国统区办报刊有望了,机不可失!”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一直想在国民党统治区办报刊,结果虽多方努力都未能如愿。  相似文献   
12.
散木 《党史博览》2011,(9):29-30
在上海小组成立过程中的一系列会议上,都有一位不知名的女子在场 1920年5月,陈独秀南下上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其核心是“三社”,即陈独秀的《新青年》编辑部、邵力子的民国日报社、沈玄庐与李汉俊等的星期评论社。据杨之华回忆,“这个社(指星期评论社)当时有陈望道、李汉俊、沈玄庐、戴季陶、邵力子、刘大白、沈仲九、俞秀松、丁宝林(女)”。  相似文献   
13.
智趣     
雅惠 《廉政瞭望》2011,(4):70-70
郭沫若在重庆的一次聚会上认识了廖冰兄。廖告诉郭,因为其妹叫廖冰,所以他叫廖冰兄。郭作出恍然大悟的样子说:“哦,我知道了。原来邵力子的父亲叫邵力,郁达夫的妻子叫郁达!”  相似文献   
14.
1945年,我就在刘晴波领导下工作。当时,国民党不断掀起反共高潮。为尽量减少地下党遭受的损失,中共南方局一度决定在国统区停止发展党员,而是成立一个叫"据点"的严密组织,不办理入党手续,以单线联系  相似文献   
15.
散木 《党政论坛》2008,(14):58-59
“浙江二邵”邵力子(1882—1967),浙江绍兴人。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的著名人物,也是近代中国新闻史上的一位著名报人。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有所谓“浙江二邵”之称,这是指浙江人邵飘萍和邵力子,他们都曾是中国新闻史上的一代巨擘。  相似文献   
16.
裴兰君 《团结》2008,(4):50-53
邵力子,1949年加入民革。历任民革第二、三、四届中央常委:民革中央理论政策研究委员会主任、社会联系工作委员会主任与和平解放台湾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他一生经历了清朝、民国与新中国三个时代:中过举人。是同盟会员、国民党员,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发起人之一,他拥护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坚持联共联苏,全力维护第一次、第二次国共合作。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7.
正笔者曾长期在方志敏家乡江西省弋阳县从事党史工作,一直十分关注全国各地出版物对方志敏的宣传和介绍。可我发现相当一部分编著及某些文史作者,笔下涉及方志敏时,总习惯依照某些编著摘摘抄抄,拼拼凑凑,常将一些谬误颇多的文字信手拈来,不作思考和求证,有的甚至还随意添加编造,以至于谬种反复流传,讹误屡屡出现。2009年7月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方志敏年谱》,是方志敏  相似文献   
18.
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是1924年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创办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因校址始设于广州黄埔长洲岛.所以通称为黄埔军校。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筹建之初,军校设立了党代表和政治部。政治部主任是党代表的参谋长,特殊情况下可行党代表职权。政治部从1924年5月25日成立到1927年4月15日蒋介石背叛革命杀害共产党人止.存在近三年.前后有戴季陶、  相似文献   
19.
邓惠心 《团结》2010,(5):58-59
上图中的3个人.正在聚精会神地倾心交谈。您从他们的衣着打扮.大概能猜出这张照片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所摄。如果不看图片说明.您或许不知道这3个人的姓名和职务,他们可都大有来头。中间那位女士.是冯玉祥将军的遗孀、  相似文献   
20.
这里讲述的是发生在辛亥革命时期的一些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后来大都成为民革的前辈,他们是何香凝、朱蕴山、程潜、柳亚子、邵力子、熊秉坤、李两屏等。切扶大厦之将倾,拯斯民于水火中,他们苦苦探索着。或出洋留学,或苦学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