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39篇
中国共产党   219篇
中国政治   214篇
政治理论   124篇
综合类   1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51.
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内容,是以集体主义为其基本内核的,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在国家、社会与个人层面的具体展开。培育与践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丢掉集体主义。  相似文献   
152.
社会主义市疡经济条件下,‘面对价值现多元化的现实,必须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主导价值观.我们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贯穿着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以为搞市场经济就不能倡导集体主义价值观,倡导集体主义价值现就会影响个人发展,或者认为市场经济本能地趋向集体主义,因而不需要提倡集体主义价值观,都是不符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153.
帅萍 《青年论坛》2008,(5):22-24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和社会环境日新月异,青年的价值观也不例外。在改革开放大潮的冲击下,我国青年集体主义价值观经历了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之后,回归中的青年集体主义价值观呈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其变迂的内在动因,既有转型经济飞速发展,也有传统文化的弱化,还包括多元的价值观冲击。以此为依据,我国青年集体主义价值观未来的发展趋势,一定会呈现出更加丰富和多元的特征,并进一步向理性的集体主义回归。  相似文献   
154.
《精神文明导刊》2011,(7):22-23
在抗震救灾中,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不屈不挠、友爱互助、自强不息,表现出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这种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一次大洗礼、集体主义精神的大检阅、爱国主义精神的大弘扬,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中华民族面对灾难奏出的时代最强音。  相似文献   
155.
《精神文明导刊》2011,(7):16-16
举世瞩目的长征发生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头,不仅是一次人类精神和意志的伟大远征,而且是一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优秀儿女寻求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长征精神充分体现了把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基本价值取向,体现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政治信念。正是因为这样,红军才拖不垮、打不烂,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相似文献   
156.
关于"幸福"的中西方哲学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幸福的探讨最早源于哲学领域.在西方哲学视阈下,幸福观按不同时期和内涵分为感性主义幸福观、理性主义幸福现、基督教幸福观.在我国传统哲学中,儒家、道家以及后来引入的佛教分别提出了儒家幸福观、道家幸福观和佛教幸福观.对比中西方幸福论的发展与异同,追根溯源寻找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时幸福的认识历程,将有利于我们全面深入理解幸福.  相似文献   
157.
感悟幸福     
物质世界的巨大变化,也让幸福变得更深沉、更自由、更宽广,一种新的幸福观已经来临:全人类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相似文献   
158.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幸福观是理论逻辑、时代逻辑与价值逻辑的有机统一。理论逻辑维度,习近平幸福观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赓续与发展,是对历代共产党人幸福观的坚持与深化,是对中国传统幸福观的吸纳与超越;时代逻辑维度,习近平幸福观把准了幸福的时代脉搏,解答了幸福的时代课题,指明了幸福的时代方向;价值逻辑维度,习近平幸福观以个体幸福为第一要旨,以人民幸福为核心要义,以人类幸福为愿景旨归。  相似文献   
159.
马克思从幸福的否定的方面不幸(福)出发来探讨幸福,研究普遍不幸的社会根源,在消除不幸这一否定的意义上为绝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创造必要的社会条件。这是一种以现实人的现世幸福为目的的现实主义幸福观。它既克服了幸福本身的理想性和抽象性,又为人们追求幸福确立了明确的行动对象,鼓舞人们以消除普遍不幸为直接目标。在现实的日常生活实践中,应该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中汲取智慧和方法,以克服、消除日常生活中实际存在的、明显的不幸和不公为使命,脚踏实地地谋求有尊严的幸福生活,从而达到为自己也为他人(人类)幸福而奋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0.
孙道萃 《法治研究》2013,82(10):106-116
2013年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再次为停用、废除和改革劳动教养制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强力政策支撑。回顾劳动教养制度的生路历程,革命时代与和平时代都深深地烙下了国家本位主义之下的社会规训策略,而这直接导致劳动教养制度背负着厚重的"集体主义功能观",而功能异化也为劳动教养制度的法律定位不明埋下了伏笔。劳动教养制度的性质在理论上历来争论激烈,但因长时期游离于行政处罚和刑罚处罚之间而处于一个比较模糊的地带。其实,性质定位决定了功能导向,鉴于凡对限制或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制裁都应尽量纳入司法化轨道,将劳动教养制度定位于刑事处罚的共识度正处于不断的"增量"之中,这种司法化改革方向呼吁劳动教养制度的保安处分化进程,旨在于更好地实现预防犯罪和防卫社会的功能,《违法行为矫治法》也宜以保安处分制度的身份面世为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