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20篇
中国政治   16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建国后我国"三农"政策先后经历了集体化、市场化和人本化的目标定位。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的农业集体化,尽管在时机的选择和方式的采用上都存在较大问题,但其方向本身并没有错,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不应该全盘否定。改革开放后,我国"三农"政策的目标定位转变为市场化,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进了农村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带动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地发展。2004年中央1号文件出台后,我国"三农"政策提升到人本化的目标定位。"三农"政策目标定位的转变和演进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相似文献   
52.
环境问题最初引起人们的重视是源于一系列严重的环境公害事故的发生,通常在这些事故发生之后,随时而来的便是规模巨大,旷日持久的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环境责任的确定多数是经由诉讼方式实现的。诚然,经司法途径解决环境问题有其固有的优势,如裁判的公正合理性,以及执行上是强制性。但司法救济毕竟为事后救济,而环境问题所带来的损害却具有不可逆性。同时,司法救济的程序性成本较高,无法对受害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济。所以,环境责任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应当转由行政手段来实现。  相似文献   
53.
徐航 《中国检察官》2011,(20):28-30
与单个人犯罪相比,集体性的腐败不仅容易引起公民对职务犯罪的憎恶感,也会弱化乃至虚置业已建立的制度资源。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建设一直被作为法治建设的重中之重。基于法治资源的匮乏,各行各业内开展的法治建设也始终围绕着如何建立、完善各项制度资源展开的。集体性腐败的案例表明,制度虽然是法治建设的根本,但却不是法治建设的核心要素。法治建设中,如何充分、科学的发挥人的作用仍是我国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对法治制度资源祛魅,并不是否定制度资源的积极意义,毋宁说在法治背景下需对制度资源的价值重新认识,因为法治意味着对任何事情的探讨又不得不在制度的框架内进行。良好的制度仍需要每一个公民的践行才能真正实现,"徒法不足以自行"仍是伴随我国法治建设的治世箴言。在法治建设的过程中,不能盲目的信赖制度资源,应科学的发挥人的作用、提升公民对法治的信仰,让法治成为一种生活、工作习惯。  相似文献   
54.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农作制度向非集体方向的变迁,集体经济大多难以维系。广大农村地区因此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无序和混乱,农村公共财政也因而日渐萎缩,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不断恶化。如何将农民重新组织起来,成为一个最急迫的问题。本文表明,如果说最初“村委会”这种组织形态的出现是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自发反映和创造,那么,村民自治制度则更多地是国家为了解决非集体化改革后农村社会的失序、管理上的“真空”和农业基本建设、农村公益事业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失效问题而主动作出的制度安排,与自治价值、民主追求关系不大。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说,村民自治制度的最初诱因,是国家为了解决非集体化改革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5.
为了解决粮食收购危机和为工业化积累资金,斯大林在与布哈林的争论中提出了农业集体化的理论.这个理论包含有集体化的必要性、作用和性质等丰富内容.这个理论的实践促进了苏联工业化的进展,但却对农业本身的发展带来一定的破坏.  相似文献   
56.
本文简析了建国后农地产权制度变革的演进过程,分析了现状,展望了农地产权制度变革的基本方向。认为目前正在试行的土地股份合作制具有特殊的功能,能有效解决现行农地产权制度存在的一些矛盾。  相似文献   
57.
改革开放以来,都江堰市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实力居全省前茅.经济的发展,推动了都江堰市城市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也造就了一批精干的建设者,全市涌现出54家建筑施工企业.近年来,都江堰市申办"双遗产"和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等工作的开展,加大了对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的投资力度和管理力度,对城市规划、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都江堰市基础设施、城市建设、工业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无限商机;市委、市政府提出"把都江堰市建设成为国际大都会--成都市的附中心和后花园"的战略构想,无疑是振奋人心,也是符合都江堰市实际的.要实施这一战略构想,离不开都江堰市的建设大军--建筑施工企业.为此,笔者就都江堰市建筑企业的发展出路问题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58.
新中国前30年的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方式生成于建国初期,农业合作化特别是集体化以后逐步定型.总的方针是:大型水利工程,由国家负责兴修;一切小型水利工程,均由合作社其后是人民公社依靠自身的资金和劳动积累解决.总的原则是:谁受益,谁建设.具体操作上是将任务分解给生产小队,参加建设的劳动者按工分参与年终分配.这种民办公助的建设和供给方式在合作化和集体化时期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农田水利灌溉事业的稳定发展,但在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以来则难以为继,导致改革初期出现农田水利事业投入显著下降现象.  相似文献   
59.
在“以粮为纲”年代,粮食管理可谓村庄管理的重中之重。国家粮政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力约束着生产大队粮食的收支流转;村庄在遵章管理的同时,也存在“小账粮”“户换粮”的不间断运作、“大队粮”的灵活调剂。这些构成了一个生产大队立体鲜活的粮食管理情境,体现了国家粮政末端的运行实况。通过梳理还原集体化时期一个村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粮食管理脉络,可弥补现有基层粮政研究中的某些不足,还可对“工占农利”作出有别以往的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