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11篇
世界政治   58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644篇
中国共产党   605篇
中国政治   753篇
政治理论   177篇
综合类   35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328篇
  2013年   256篇
  2012年   242篇
  2011年   226篇
  2010年   270篇
  2009年   348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江淮法治》2015,(1):36-38
2014年12月22日至23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总结2014年农业农村工作,研究依靠改革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全面部署今年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要引导和规范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废弃物转化利用,发挥好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城市现代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如何发展农村经济,我省人大代表同样高度关注,纷纷就关注和调研的内容,向有关部门进行发问。  相似文献   
5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成以后,通过发展林下经济来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心。通过对广西林业大县资源县林下经济发展的调研,找到影响和制约资源县林下经济发展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促进资源县林下经济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3.
《求实》2014,(1)
尽管国家政策和法律明确规定农村宅基地不得抵押,可是各地都以各种形式变通处理,这其中体现着重要的政法传统。我国立法的政法传统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实事求是原则和群众路线原则。在实现宅基地抵押流转方面应采取如下对策:更新宅基地流转的立法理念;建立并健全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制度;稳步发展宅基地抵押市场;科学设计宅基地抵押权实现程序。  相似文献   
54.
[案情]2007年9月,某市政府决定征迁集体土地900余亩,用于雨山路出口处环境改造。为防止出现抢建、违建现象,专门下发了《土地征收方案公告》,规定自公告发布之日起,抢建、抢搭、翻建、抢种的地上附属物,一律不得申请补偿。原市征迁处国家工作人员何某,看到公告以后认为发财的机会来了,便伙同他人抢建了一栋单砖到顶的小二楼。征迁工作组的国家工作人员吴某,在明知小二楼系公告发布以后抢建的违章建筑,受何某之托,仍然违反规定予以丈量,登记入册。为使造假看起来真实,吴某又凭空编造了实际上并  相似文献   
55.
巩晓雯 《法制与社会》2013,(34):215-216
当前资本介入农村土地流转是一个普遍现象,在此过程中,违法现象时有发生,如不尊重流转主体意愿的强制介入以及违反土地用途管制的非法介入,本文首先针对当前资本介入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了简要论述,进而阐述了遭受损害的国家利益和农民权益,最后结合我国实际,尝试对该问题的解决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6.
农村人口向城市社会和非农产业流动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农村人口对于生存机制变迁的理性反应。中国农村人口之所以在实现地域流动和职业流动的同时难以实现身份流动,既有政策因素和市场因素的阻滞,也有农村流动人口自身理性选择的原因。这种农村流动人口的"联根式流动"现象具有隐蔽性,对于农村流动人口的市民权利建设、乡村治理实践以及农村改革等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要求我们转变政策思维以应对流动社会的到来,同时采取"以时间换空间"的方法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等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57.
在我国现行土地产权制度背景下,土地细碎化使农业产业化发展受到很大制约,农产品市场上信息不对称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利用"互联网+"的形式,电商平台的信用提供以及政府的政策支持,一方面加速了土地流转;另一方面通过外部信息内部化,利用互联网实现产(生产者)消(消费者)对接,也改善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保障了农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58.
王昆 《法制与社会》2013,(8):220-221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起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已经成为市场化的必然趋势,虽然我国并没有明确禁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但是,如何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使其更好的适应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9.
练月琴 《唯实》2015,(4):9-11
党的十八大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这明确告诉我们,新一轮农村改革针对的病根是城乡二元体制,瞄准的目标是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把握的要义是城乡  相似文献   
60.
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对村庄治理有重要影响。农地适度规模的经营主体可分为公司、合作社和大户等三种类型。以公司为主体的农地适度规模经营能增强村庄治理的经济能力,但排斥劳动力,扩大农民面临的风险,加速村庄共同体的瓦解;以合作社为主体的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分为社区型合作社和农民自主组建的合作社两类,前者能显著增强村庄治理的经济能力,但排斥劳动力,内部治理成本高昂。后者不排斥劳动力,能提高农民收入,增强村民之间的社会资本;以大户为主体农地适度规模经营能较好维护村庄的稳定和秩序,但大户的生活满意度不高,流动性意愿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