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41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2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篇
法律   90篇
中国共产党   137篇
中国政治   394篇
政治理论   118篇
综合类   16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81.
282.
梁振华 《理论学刊》2007,(8):119-123
在媒介变迁的历史语境下,影视对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整体风貌和存在形态构成了强大冲击。影像化叙事,作为世纪之交中国文学影像化生存最显著的文本表现形态,呈现出双重价值趋向和文化表征:一是通过借鉴影像思维,促进传统文学文体形式之革新;二是对影像符号资本与市场逻辑的趋附,导致小说文体的蚀伤或者异化。  相似文献   
283.
新写实小说审美特征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佟金丹 《学理论》2009,(27):236-238
新写实小说不同于传统的现实主义,而是以一种真诚的态度直面现实生活,以一种零度情感的超然叙事,放逐了传统现实主义的崇高理想,对世俗生存进行原生态还原的书写。  相似文献   
284.
萧瀚的《法槌十七声——西方名案沉思录》是一本充满人文关怀和诗性智慧的著作。萧瀚通过点评案件来表达自己对人性、制度和法律的深刻思考。这种思考是超越技术层面的,充溢着终极关怀和思想激情。  相似文献   
285.
中国学生和英语母语作者在英语写作中对叙事性话语的使用表明,中国学生比母语作者更倾向于使用叙事性话语来说明事物。这种差异来自于母语迁移的作用,导致迁移的原因在于中国人习惯于领域依托式的思维方式,而英美人却习惯于领域无依托式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286.
20世纪中国文学的英雄叙事走过了一条由强化到弱化、由英雄到凡人的道路.这既是思想启蒙的结果,也是多元价值并存社会的一种必然要求.从狂人到战士再到嬉皮士、土匪,英雄的背影逐渐远去,其身上承载的求真、向善品格淡出人们的视野,人类的精神高度也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287.
刘丽华 《求索》2013,(8):128-130
元杂剧中的预言以算卦、梦境和诅咒三种形式存在于公案剧中。盛行在民间的占卜风俗是预言出现在杂剧中的文化环境。现实生活多艰.个体生命脆弱地呈现在元人面前;世风浇薄、道德滑坡集中体现在公案剧之中.致使预言的内容集中关注着生死问题并审视着时代的社会道德意识。预言的存在增强了元杂剧的叙事性.除了形成悬念、营造恐怖外更将杂剧的悲悯之情指向了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288.
关于文学的社会功能,中国古代文论有"诗缘情"和"诗言志"两种传统,其中,"诗言志"生发叙事传统,赋予文学以载道的使命,体现了对正义价值的追求,并使得中国古典文学具有正义叙事的脉络。该正义叙事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受"诗缘情"诗歌传统影响,正义叙事和诗性叙事呈交叉和弥合状态;受儒家礼制渗透,中国古典文学具有鲜明的道德教化功用,正义叙事背后是内在伦理秩序的构建;正义叙事反映了我们民族特有的审美文化和独特的语境,中国的阴阳二元思想与起源于结构主义的现代叙事理论有某些相似处。解读正义叙事对理解我们民族的哲学思想和文学叙事理论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289.
陈晓益 《前沿》2014,(5):231-233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节目在告知一交流一评论一颁奖四个环节整合运用零聚焦、内聚焦与外聚焦,在“谁看”“什么被看”的选择与调整中,完成了充满意识形态的叙事,呈现出“真实的人物”与“意义的世界”,使得观众在人情味、权威性的氛围里与他人的故事相遇,完成了精神的升华。  相似文献   
290.
崔释予 《求索》2013,(10):161-163
复调叙事理论来自著名文论家巴赫金,巴氏复调叙事理论认为语言不是一种抽象的系统,它是一种附有意识形态的声音。这些声音相互作用则构成“复调”。因此,复调是一种“语言在各个社会阶层不断演变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的混合物。”每一种表达话语都被社会阶层语言影响,并独立地存在于艺术的对白之中。更进一步地,巴氏复调叙事理论还认为: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小说能彻底吸收这种复调多声性,这种复调多声性使得作品人物与作品受众保持相对的独立和自由,而且两者呈现出互为对话之关系。不仅如此,巴赫金的复调叙事理论也为小说艺术研究开辟出一条新航线,在众多批评家放弃对小说研究之时,巴氏对话理论对于揭示小说话语构建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