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6篇
中国共产党   56篇
中国政治   53篇
政治理论   24篇
综合类   3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发展型体制是以东亚为代表的后发国家为促进经济增长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政治经济结构。历史经验表明,发展型体制对后发国家在短期内经济高速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发展型体制的内在结构决定了它必然会导致一种非均衡的经济增长,导致资源向权力集中,社会两极分化严重,从而无法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针对此种现象,日韩两国纷纷调整发展战略和策略,建立和推行包容性的社会福利制度和政策,使更多的民众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进而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12.
王耀斌 《前进》2001,(6):39-41
区域经济是一种非均衡发展的经济,这种非均衡发展,决定了区域经济不能走机械的“板块式”推进的道路,而应该是在一个区域内有重点、有差异、有特点地发展,走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特的道路。通过全市区域经济发展历程由表及里的研究分析,进一步审视区域经济发展,至少引发如下六个方面的思考。   1、在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培育上,应充分发挥当地显现的和潜在的优势   主导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离开主导产业的区域经济,是不成熟、不完善、没有生命力的经济。因此,在发展区域经济中,首要的问题是抓好对主导产业的选择和…  相似文献   
13.
财政创新、区域非均衡治理与中部崛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纪瑜  张宇蕊 《求索》2007,(11):9-11
“中部崛起”战略实施是处在市场力量日益成熟,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和谐、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提上日程的重要时期。政府如何在新形势、新背景下,在“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下,摆脱对政策“红利”不均衡分配的路径依赖,有效治理区域非均衡,进而推进中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区域非均衡治理的创新离不开财政体制、机制、政策的创新。必须以制度供给和制度创新为突破口,充分发挥财政创造经济发展环境、开发人力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运行等方面的职能,释放潜能、整合资源、创造优势、激活全盘,最终实现中部崛起。  相似文献   
14.
区域经济政策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中国的区域经济政策经历了均衡发展战略导向的经济政策、非均衡发展战略导向的经济政策,再到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协调发展导向的经济政策三个阶段.目前我国的区域经济政策的导向仍然不尽合理,制约着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3,(31)
伴随着学生和家长不断提高的学习需求,以及所谓重点校、私立校对于生源量的择优选择,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愈演愈烈。而学校此时便被置于一个主动的位置,面对众多的入学竞争者,学校通常采取各种测试对学生择优录取。旨在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热"现象进行描述,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同时,希望通过对义务教育阶段非均衡发展的进一步剖析,提出相关的可行性建议以缓解"择校"现象,使义务教育阶段秩序逐渐正常化。  相似文献   
16.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经济增长的阶段》一书中指出,工业化是标志一国或地区经济起飞的重要特征,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必经阶段。当前,我国的地区经济非均衡发展相当突出,欠发达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对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而欠发达民族地区要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同志针对我国的国情提出了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经济发展思想并且付诸实施.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东西部经济差距拉大的现象,为了解决此种矛盾,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这个战略思想经实践验证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8.
李传兵 《传承》2010,(9):8-9
邓小平同志针对我国的国情提出了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经济发展思想并且付诸实施。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东西部经济差距拉大的现象,为了解决此种矛盾,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这个战略思想经实践验证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9.
由人口转移型走向结构转换型是城市化发展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演进的一般规律。成都目前已进入城市化发展的结构性转换时代,成都在城市化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还面临城市化持续发展的动力不足、城市发展遭遇要素供给瓶颈、城市经济发展面临劳动力和土地资源要素紧约束、人力资源要素配置结构调整任务艰巨等问题。为此,成都在实现城市化发展的结构性转换中,需要注意构建和谐的城市人文关系、城市经济协调关系、城乡关系。在实现城市化发展的结构性转换中,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城市化发展模式转变、城市功能分区模式转变、老城改造模式转变、经济区开发模式转变、城乡市场一体化转变。  相似文献   
20.
国家财政运作是以民众让渡财产为前提,立足着点于保证民众基本权利的实现。享受公共体育服务的权利是民众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在举国办体育,体育领域的财政支出不仅存在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严重的非均衡,也导致不同社会群体在公共体育服务享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在民主财政法治的视野下,对中国公共体育服务非均衡化进行探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