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41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1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今日海南》2007,(2):50-51
省烟草专卖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做精做强主业,保持平稳发展”的基本方针,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克服非市场因素,消除结构性矛盾,保持了产销协调增长。  相似文献   
72.
关于市场经济标准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晓非 《理论前沿》2007,493(4):29-30
在欧美对华反倾销中,市场经济地位一直是困扰中国企业应诉国外反倾销的最大难题.本文通过对有关市场经济标准的相关国际规则的不合理性、欧美国家对华反倾销关于市场经济地位认定实践的不公正性等问题的阐述,提出解决中国企业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73.
有读者问,什么是市场经济地位?一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是否得到承认对其有什么影响?《环球时报》刊登伊文的文章对此作了解答。市场经济地位表示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的状况。一般可区分为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和非市场经济国家。  相似文献   
74.
美国对中国产品并用反倾销反补贴措施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WTO贸易规则,WTO成员对来自市场经济其他成员的进口产品并用反倾销反补贴措施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市场经济国家产品与非市场经济国家产品产生补贴重复计算的根源不同,补贴的形式也有差异.在美国对华并用反倾销反补贴的铜版纸案中,美国商务部对华适用反补贴法存在巨大的法律障碍.美国商务部拒绝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或市场导向产业待遇,在反倾销调查中所采用的生产要素方法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对中国铜版纸国内补贴的重复计算.我国有理由启动WTO争端解决机制和寻求美国司法救济.  相似文献   
75.
2010年9月2日《人民日报》第8版刊登祝东力的文章,认为检验一种理论主张是否靠得住,有一种成本低、效果好的办法,就是设法把这种主张"到边到角"地付诸实践。那么,假如彻底实行市场原则,把市场经济的逻辑  相似文献   
76.
当前全球贸易市场风云变幻,反倾销逐渐发展成为各国普遍采用的用以维护公平贸易秩序,抵制不公平竞争的主要手段.在认定是否构成倾销时,针对出口国实行的经济制度,往往区分市场经济国家与非市场经济国家而对何谓“正常价值”采用不同的认定标准.对于市场经济国家,正常贸易过程、相同产品、国内销售量有代表性等因素为必要考量.对于非市场经济国家,实践中存在一些法律和相关保障的缺失,认定“正常价值”带有较强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77.
现阶段“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核心要素。本 文从我国“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渊源入手,着重分析“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给我国带来 的危害和后果以及我国怎样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对策。  相似文献   
78.
经济人效用最大化假定自经济学产生以来,一直是分析研究经济市场人们行为卓有成效的工具,而它发展所能对非经济领域问题进行的具有说服力的解释,更显示出这一假定的强大生命活力.本文在对经济人效用最大化假定进行历史溯源的同时,阐述了经济学中这一最基本假定在政治市场--非市场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79.
"替代国制度"在反倾销、反补贴法中有着特定的含义,这是世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国际贸易中的一个特殊现象,对于不合理但又存在的制度,我们只有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去积极应对,才能消除"替代国制度"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变被动为主动。  相似文献   
80.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中国企业遭到了以诸多理由为基础的反倾销措施的重创。“倾销”成立与否的关键在于对损害的认定,而此项认定又依赖于对正常价值的判定,正是这一环节上,诸多国家对倾销企业所属国作了是否为“市场经济国家”的区分,似乎是为了寻求更精准的正常价值,然而“公平”的外表却掩饰不了实质的不公平。因此,本文在比较各国的规则及其根源,深入分析中国的自身现实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