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29篇
工人农民   28篇
世界政治   5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4篇
法律   397篇
中国共产党   631篇
中国政治   710篇
政治理论   262篇
综合类   36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295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大陆台资企业协会(以下简称“台协会”)在两岸关系中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力,不仅为两岸有关方面所关注,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台协会在两岸关系中究竟能发挥什么样的或多大的作用?研究者们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展开了对问题的探讨,但同时也还存在值得进一步分析探讨的必要。笔者认为对于任何一个组织或群体而言,其行为总是由一定的规律所支配,这种规律可以称之为行动逻辑。  相似文献   
12.
13.
约束和控制国家权力,是宪法所体现的法治的本质精神.现行中国宪法在约束和控制国家权力方面已经确立了比较系统的制度.但由于现行中国宪法确权性、专政性和纲领性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宪法权力约束机制的发挥.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建设的任务,在于通过宪法适用,并以宪法适用为依据,完善宪法的控权性和规范性,从而推进中国宪法的权力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4.
能源约束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突破资源对经济持续增长约束的理论分析.得出在能源约束下、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可以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来实现,并基于理论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5.
左宪民 《新视野》2007,(6):33-35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用科学的理论引领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方向;必须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推动中华民族精神品格的升华;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必须通过完善各种规范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全社会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马春文 《云南人大》2006,(12):14-15
政府的钱是从哪里来的?有多少?花到哪里去了?怎么花的?……这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也许是因为如此.无论是西方国家的议会,还是我国的各级人大,都把盯紧政府的“钱袋子”作为其重要的职能。我国预算法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政府预算有审查权、批准权和监督权.对有关预算的不适当的决议、决定和命令有撤销权。近年来,省人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认真履行预算法赋予的职权,为推进依法理财.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加强对部门预算的监督.就是省人大行使预算审查监督职权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7.
建立一套有效的干部激励与约束机制 ,是培养一支勤政、廉洁、高效、充满活力的党政干部队伍的需要。党政干部的激励机制包括利益机制、竞争机制 ;党政干部的约束机制包括民主机制、法律机制、目标管理机制、舆论机制、监察机制等。  相似文献   
18.
区域集团化的原因在于:经济全球化和各国国内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运动;追求市场多元化,克服对单一市场的过度依赖;获得政治竞争优势.关税同盟理论表明,区域集团的贸易创造效应可能对世界经济发展有利,贸易转移效应可能对世界经济发展不利;大市场理论表明,区域集团能够促使规模经济形成,加剧竞争,提高管理和刺激技术发展,增进区域内直接投资;奥尔森的理论表明,区域集团会对成员国的各种特殊利益集团形成约束,促进各国经济效率的提高.区域集团化发展给我们的启示是:应以国家长期利益为重,树立均胜观;加强对内开放;加强与周边国家或地区的合作.  相似文献   
19.
王蓉  Liao  Zhenyun 《中国法律》2006,(2):28-29,91-94
经过20多年的快速经济增长,中国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相当严峻,资源和环境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前景来看,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既是缓解中国资源约束矛盾并从根本上减轻环境压力的根本出路,也是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有效途径。由於发展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环境治理方式的重大变革,需要权威的法律手段作为支撑、保障和引导。因此,通过立法推进和保障循环经济的发展就成为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内生要求。  相似文献   
20.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严治党,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要从源头上治理腐败,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当务之急,也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