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0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9篇
各国政治   51篇
工人农民   36篇
世界政治   16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3篇
法律   1404篇
中国共产党   568篇
中国政治   1166篇
政治理论   394篇
综合类   93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204篇
  2014年   388篇
  2013年   312篇
  2012年   374篇
  2011年   365篇
  2010年   329篇
  2009年   409篇
  2008年   433篇
  2007年   317篇
  2006年   261篇
  2005年   221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软权力(Soft Power)最初属于国际政治领域中的新概念,专指一个国家的政治体系、民族士气、民族文化、经济体制、历史发展、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等因素,与硬权力(Hard Power)(意指经济实力、军事机器等)相对应。国家行政学院刘峰教授在《领导大趋势》一书中,提出现代领导者的权力呈现出从硬权力向软权力发展的趋势。这里的领导者软权力与领导学中的领导者非权力影响力基本相同,但前者表述更为简洁、内涵更为丰富。本文试从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角度对如何提升领导干部的软权力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2.
魏锋 《现代领导》2005,(9):15-15
江阴市积极探索村级党组织和村干部队伍的规范化管理,努力使这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相似文献   
93.
现代性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秩序、政治体制、文化状况的统称.质疑现代性、批判现代性是后现代主义的根本特征与价值取向.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质疑,主要有:以"微观权力论"质疑批判了西方所谓的建立在理性主义基础上的自由民主制度;以"工具理性"概念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科学技术异化为统治人的力量,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以"非中心化"思想,质疑现代化中出现的形形色色的中心主义,诸如,人类中心主义、个人中心主义、欧洲中心主义等等,同时表达了对处于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的价值和利益的关注.这些质疑对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启迪是:首先要明确我们搞的现代化不是西方化,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走社会主义道路,促进生产力发展,才能避免西方现代化中出现的一些弊端;在现代化进程中,要注意从产生异化的原因入手,创造条件防止科学技术异化为统治人的力量;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要拒斥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正确认识、处理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矛盾,求得经济与社会的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4.
95.
"全年完成重点项目投资49.19亿元,超额完成县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有序对接3号文件精神,继续重点推进县委县府研究确定的46项任务;提高服务能力,缓解群众看病难,投入建设资金1204万元,完成8个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建设;医疗机构新增万元以上设备100余台件……"2011年3月4日上午,重庆市忠县人  相似文献   
96.
我国现有的涉诉信访制度未能准确定位信访救济与司法救济的关系,将两种性质相异甚至是相斥的救济进行"拉郎配",严重冲击了审判机关的独立性与司法裁判的权威性。在此背景下,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均明确提出要把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涉诉信访的法治化需要信访制度、司法制度以及其他配套制度的深层次、互动式改革。具体进路有:一是有效梳理涉诉信访的类型,实现"诉访分离";二是以信访制度的整体规范化为背景,转变信访的功能并限缩信访救济的范围;三是在具体程序设计上,凸显信访制度与司法制度的区隔与衔接程序,实现信访的"去司法化"与司法的"去信访化"。  相似文献   
97.
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从非对称性共生到对称性互惠共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物学共生概念的提出到经济学共生理论的诞生,共生的应用领域不断延展。共生在公共管理领域中也具有适用性,现阶段我国政府与社会组织属于非对称性共生关系,表现为政府与社会组织的非对称性依赖和社会组织自主性不足,这种关系在实践中带来了社会组织行政化、社会组织公共责任缺失和社会组织治理主体地位"缺失"的问题。政府与社会组织共生关系发展的基本路径应是从非对称性共生到对称性互惠共生,对称性互惠共生是两者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8.
虽然我国刑法学界关于非财产性利益是否入罪的问题还存争议,但是非财产性利益贿赂的重大社会危害性已为社会所公认.本文将从我国刑法关于贿赂范围的立法沿革出发,对非财产性利益是否入罪进行分析,以期对贿赂犯罪的立法完善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
《学理论》2015,(28)
逻辑与非逻辑思维在创新思维发生中是相互交替、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二者贯穿于创新思维发生过程的始终。逻辑思维在创新思维发生的准备期、酝酿期起主要作用;非逻辑思维往往在创新思维发生的豁朗期较为突显,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0.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是迄今为止制度文本和司法案例最丰富的公益诉讼类型。检察机关、行政机关、社会组织都具有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主体资格,但三者提起公益诉讼的条件是不一样的。检察机关和行政机关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以其履行了监督管理职责且请求的内容超越了检察监督和行政救济的范围为条件。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实行职权主义,不严格遵循处分权主义,法院可以依职权调查事实和收集证据,判决的主文可以超越原告的请求范围且要考虑判决的执行实效。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法官对于程序的进行和实体的形成都有很大的控制权,此系非讼法理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