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7篇
法律   156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29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2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关于完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设法治政府、促进社会和谐需要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是各国解决社会纠纷、弥补诉讼制度不足的重要手段。由于受到以往崇尚诉讼意识的影响,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逐步被边缘化。要完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必须强化基层的纠纷预防机制;加强基层政府部门协调联动,创新纠纷排查机制;创新人民调解,理顺行业协会等自治组织解决纠纷的法律关系;完善行政调解、行政裁决和行政复议工作,扩大仲裁服务领域;改革创新信访制度,着力探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72.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纠纷及其非讼化解决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实证研究的角度,通过对宁波市鄞州区农村民事纠纷现状的考察,分析了当前农村民事纠纷解决机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认为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是适合于农村民事纠纷解决需求的法律产品,能够产生诉讼解纷机制所无法实现的社会效应。主张应借鉴各国ADR中的合理做法,从促进当事人协商解决、完善人民调解,充分发挥行政调解与裁决作用等方面构建农村纠纷的非诉讼解决机制,及时预防矛盾,化解冲突,以确保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3.
李红润 《法制与社会》2013,(36):236-238,244
美国民间基金会对早期环境争端非诉讼解决实践进行了资助,国会也制订了一系列环境非诉讼争端解决方式的相关立法。我国可以在制定专门立法、丰富环境非诉讼争端解决方式类型、建立专业组织和设立特别基金等方面来完善我国环境争端非诉讼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74.
提要:我国非诉讼行政执行制度在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强制实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非诉讼行政执行案件数量连续数年大幅度上升,甚至远远超过行政诉讼案件的现实,有必要对我国非诉讼行政执行制度进行反思和完善。  相似文献   
75.
在人民检察院履行法律监督权的过程中,主要受到两种方式的监督和制约:非诉讼形式和诉讼形式.该机制存在三大问题:检察机关自侦案件的监督制约机制有所欠缺;检察机关抗诉权的监督制约有待完善;检察系统内部的监督制约还需加强.应当结合以上问题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76.
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各级军事法院、各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和基层法院、各海事法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级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已经中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在贯彻落实中遇有问题,请及时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相似文献   
77.
《民主与法制》2010,(21):F0002-F0002
马培民,现执业于山东圣慧律师事务所。从事职业 来,他输了大量非诉讼法律事务及各类诉讼、仲裁案件,积累了丰富的办理诉讼案件及非诉讼法律事务的经验。  相似文献   
78.
社会的多元化、司法的局限性使得ADR成为纠纷解决与司法资源利用上的平衡点,它已普遍为各国所接受和使用,其合法性和先进性毋庸置疑。我国实施ADR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然而我国目前的ADR现状还存在许多问题,因而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我国ADR的法律构架。  相似文献   
7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法制化程度的深入,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呈现纷杂的纠纷类型。如何快速、有效、低成本地解决医疗纠纷,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医患双方共同的愿望。非诉讼模式在纠纷解决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简便、经济、快捷、专业型及保密性强等优点,逐渐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解决医疗纠纷的一大趋势。  相似文献   
80.
张友明 《法治研究》2006,(10):36-41
一、刑事非诉讼业务涵义及其开拓的必要性所谓“刑事非诉讼业务”,顾名思义,是指律师依法接受委托,针对与刑事法律相关的实体和程序法律问题,以不直接参加司法机关主导的刑事诉讼活动的方式,为需要刑事法律帮助的单位、个人和需要参加刑事诉讼活动的参与人提供诉讼外法律服务的业务事项(该概念性解释的合理性有待进一步研究)。之所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是基于以下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