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中国共产党   51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2008年5月,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项英诞辰110周年。笔者怀着崇敬的心情,在回顾项英革命的战斗的一生、缅怀他为人民解放事业做出的重大贡献时,深感他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德是留给人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32.
赣粤边游击区位于江西省南端与广东省北部交界处,是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办事处和中央军区的所在地,因此成为南方八省三年游击战争的中心区域。1935年3月,项英、陈毅转移到赣粤边游击区后,在他们的直接领导和指挥下,赣粤边红军在失去中共中央及各方联  相似文献   
33.
《中国工运》2013,(2):55-55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早期工人的组织形式受到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以及阶级力量的制约,主要是行帮。同一行业的工人,大多按地区分属于不同的帮口。当时,京汉铁路工人中形成了许多帮口,如福建帮、广东帮、安徽帮、湖北帮、山东帮等。这些帮口之间的矛盾,严重影响着工人阶级内部的团结。  相似文献   
34.
项英在中央苏区担任领导(特别是军委领导)期间做了许多军事方面的工作,如建立军委总政治部、成立红军战史编辑委员会、积极开展扩红运动、确立"八一"建军节、参与领导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领导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他对人民军队的建设,对苏区武装斗争的开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尽管项英受"左"的影响,在军事领导方面出现过失误,但他仍是中央苏区时期作出较大军事贡献的重要领导人。  相似文献   
35.
庄春贤 《党史文苑》2011,(13):49-52
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项英、陈毅奉命留在苏区坚持游击战争。后来形势越来越恶化,游击队不断减员,最后被围困在以油山为中心的狭小区域,没吃没穿没房住,随时都有被消灭的可能。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其  相似文献   
36.
正皖南事变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共顽固派继山西"十二月事变"之后发动的又一次反共高潮,其基本史实在史学界早有公论。可是,近期关于皖南事变的某些历史事实却有相反的说法,比如"小朝"整理的曾任项英秘书、已故扬帆同志的口述,以《项英秘书扬帆谈皖南事变》为题,在《炎黄春秋》2013年第2期发表。该文称,扬帆认为皖南事变后周恩来满怀悲愤地发表"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是指责毛泽东对皖南新四军不公道。文章是这样描述的":周恩来同志在皖  相似文献   
37.
晓农 《湘潮》2004,(3):49-52
一道道载着重要军事情报的电波,从黄浦江畔越过千山万水,传到中央苏区,由中革军委报务员接收翻译后迅速送达全面指挥红军作战的红一方面军总政委周恩来。情报均来自于《战斗在敌人心脏的红色谍工》,它对于中央苏区打破敌人“围剿”,无疑起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相似文献   
38.
曹天生 《世纪桥》2005,(8):44-47
1940年,国民党顽固派将反共重心由华北转到华中。先是命令长江以北的新四军全部开到长江以南指定的狭小地区,企图割断新四军与八路军的联系.便于各个击破。在中共中央针锋相对地进行了斗争以后.1940年10月19日,又由参谋总长何应钦、副参谋总长白崇禧发出诰电,强令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于1个月内全部开到灾情、敌情并重的黄河以北.欲陷八路军、新四军于绝境,并调兵遣将,在皖南集中了7个师8万余人的  相似文献   
39.
皖南时期项英与叶挺合作背后的矛盾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两人认识上的分歧,又有革命经历和个人性格方面的不同,最为重要的是由于新四军领导体制内存在的矛盾而造成的领导错位。正是由于这一错位的领导关系造成了项英与叶挺矛盾始终难以消弥,也直接导致了皖南新四军的惨败。  相似文献   
40.
“二·七”大罢工的领导者(一 )京汉铁路是中国交通大动脉之一 ,北起北京 ,南至武汉 ,全长10 0 0多公里。当时 ,北洋军阀吴佩孚非常重视这条铁路 ,它不仅为吴佩孚推行“武力统一”提供交通方便 ,而且他每月 80万元的军饷也来自这条铁路。中国共产党对这条铁路也很重视 ,许多重要领导人如李大钊、邓中夏、张国焘、陈潭秋、罗章龙、包惠僧、项英、许白昊等 ,都直接或间接领导京汉铁路的工人运动 ,使京汉铁路工运的发展走在陇海、津浦、京奉、京绥等铁路工运的前列。192 2年 8月初 ,在江岸工人俱乐部和郑州工人俱乐部相继成立之后 ,江岸以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