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篇
  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28篇
世界政治   48篇
外交国际关系   82篇
法律   55篇
中国共产党   107篇
中国政治   140篇
政治理论   29篇
综合类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1.
薛磊 《国际展望》2010,(3):49-59
冷战结束后,国家内部的武装冲突或无政府状态成为国际和平及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作为全球性国际组织,联合国在应对这些新的威胁和挑战方面负有重要责任。以联合国关于和平、发展、人权三大支柱的新表述为标志,其领导和组织的维和行动正在发展成为一种全球伙伴关系,这要求联合国各主要机构、区域组织、利益相关国以及非政府实体等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维和行动的执行也需要更具长期性和广泛性的战略规划。作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中国需要对国际形势的变化作出积极应对,更为充分和广泛地参与联合国和平行动,进一步提升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方面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12.
程保志 《当代世界》2010,(10):68-70
在全球资源争夺日益紧张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将目光投向北极。虽然2007年俄罗斯在北冰洋底插上国旗的行为仅是一种象征性举措,但却使该地区尚待解决的领土归属和划界问题、自然资源的开采和使用问题、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及北极地区的军事化利用等纷争凸显。它表明,气候变化、环境保护、能源和资源争夺成为国际关系中日益突出的一个主题并将深刻地改变世界;  相似文献   
513.
方亮 《南风窗》2014,(26):90-92
俄罗斯没有能力让西方产生制度面临存亡威胁的恐惧感。反之,驱动普京强力伸张的仍是不安全感,但它并非来自领土安全,而是来自对制度安全的担优。  相似文献   
514.
程保志 《当代世界》2014,(11):64-67
<正>加拿大将其国土北纬60°以北的地区称为北方地区,比地理学上的北极地区(即北极圈以北地区)更为辽阔,主要包括育空地区、西北地区和努纳武特地区,约占加拿大国土面积的45%;加拿大北方领土西与美国阿拉斯加接壤,东与丹麦格陵兰岛毗邻,北与俄罗斯隔北冰洋遥遥相对。同时,从大西洋通往太平洋的西北航道须穿越加拿大北极群岛中的海峡水路。作为领土面积仅次于俄罗斯的第二大北极国家,加拿大对其在北极地区的主权和主权权利拥有高度的敏锐性和警惕性,由此维护和巩固其北方主权成为加拿大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515.
自2010年英国在南大西洋勘探石油引发新一轮马岛冲突以来,英阿之间经济资源、政治外交、文化舆论等领域的斗争此起彼伏。随着纪念马岛战争30周年的到来,两国关系愈加紧张。两国冲突实质仍是延续了上世纪的主权之争,主权问题不解决,冲突不可能平息。自1982年马岛战争以来,英国打着民族自决的旗帜,以岛民意愿至上为口实,拒不执行联合国敦促两国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争端的决议,而国际机制面对英国的强权亦无能为力。反殖民主义是国际社会的诉求,英国应该顺应去殖民化的历史趋势;阿根廷既要守住联合国这一有利阵地,把马岛问题置于国际和地区框架内解决,同时也要搁置主权争议,致力于做好自己的事情。马岛问题的解决不仅仅要靠外交和实力,还要靠耐心、诚心继而民心。  相似文献   
516.
东北亚国家间关系渊源已久,丰富而复杂,历史基因对现实政治的影响重大而直接。冷战后,本地区开始以非意识形态方式尝试融合,在走出相互隔绝、经济人员往来增多的同时,尚未完全消化的敌对与矛盾也日渐细碎化、具象化于现实,原有认知分析框架失灵,形势错综复杂,准确把握、妥善处理难度加大。东北亚要实现与历史的共生,既要有仰望星空般的远大目标,又要有务实高效的政策举措,通过各领域合作成果的持续积累与相互了解的不断深化,最终走向建构主义所说的相互认知与身份认同的重构。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日韩三国肩负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517.
南海仲裁庭先后作出的管辖权裁决和最终裁决均反映出仲裁庭滥用职权,肆意扩大自身管辖范围。仲裁庭的裁决严重违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强制仲裁的前置程序和排除性例外的规定,并歪曲解释该公约的受案范围。如此严重背离《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程序性规则的裁决当属无效。为捍卫国际法治秩序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框架下争端解决机制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为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和中国南海海域的合法权益,中国应继续以法理为基础,谴责仲裁庭违反程序行为,并通过外交活动推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缔约国公开支持中国立场;同时,结合有区别的原则,遏制菲律宾破坏国际法治的行为。  相似文献   
518.
菲律宾是一个不择手段地不断进行领土扩张的国家。如果对于其在南海侵犯我国主权和/或主权权利的每一次扩张行为不给予坚决而坚定的批驳和反制,它就会寻机进行下一次扩张。2012年4月黄岩岛现场对峙事件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菲律宾侵犯我国黄岩岛主权和/或附近海域主权权利行为的结束。确定菲律宾具有国际法律人格者的日期,厘清菲律宾对黄岩岛提出领土主权主张的最早日期,理顺菲律宾有关不同主张的性质,是分析和研究黄岩岛领土主权问题的核心和关键所在。根据领土取得的国际法理论和实践,菲律宾对我国黄岩岛提出领土主权要求是毫无国际法上的事实和法律根据的强盗行径。  相似文献   
519.
南海领土争端非常复杂,与海上优势和领土主张有关的新利益和竞争背后存在战略动机。虽然20世纪90年代后期和过去十年间南海保持着相对和平,但是复现的争议及潜在的冲突升级除了凸显各声索国之间的角力外,更反映了南海问题正在由资源领土之争上升演变为中美两国的地缘战略博弈。中美两国在南海地区的互动,特别是两军愈发频繁的海空相遇以及由此引发的冲突或事故,因此中美两国发展新型双边军事关系是非常必要的。中美两国在南海附近的相遇存在冲突升级的可能性,同时,美国的亚太同盟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美的双边军事交流。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造成了中美双边军事关系的低互动性以及两国战略互信的缺失。考虑到南海作为至关重要的海上交通线,其潜在的海洋资源以及未解决的领土争端,中美两国应该如何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不断出现的安全挑战并且建立管理危机的机制,这对亚太地区的重要国家(包括美国和中国)都有重大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520.
洛克使用默示同意这一概念是为了论证领土主权。默示同意是指任何与国家领土有关的行为都受制于这个国家的法律管辖权。由默示同意支撑的义务不是明示同意支撑的政治义务,而是一种狭义的法律义务。前者对应的是政治主权这一“拟制性空间”,后者对应的是领土主权这一“准物理性空间”。洛克的这一区分又进一步带来了不同公民身份的区分。这些问题反映了洛克的自由主义国家理论中鲜为人知的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