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161篇
中国政治   110篇
政治理论   62篇
综合类   5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80年前的1925年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增强党的领导意识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回顾党在“四大”前后在这方面的决定和实践及其对中国革命的意义,对增强我们党的执政意识,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2.
实现人和人之间的平等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之一。共运史中关于实现这种平等的路线之争历史久远,主要有列宁主义与第二国际的议会主义。第二国际的议会主义早已被列宁主义所否定,而列宁主义又由于苏东解体而饱受质疑。在这种历史境遇中,拉克劳和墨菲提出“Hegemony(领导权)”的社会主义新策略,这对当今的社会主义运动具有新的文化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83.
毛胜 《实践》2021,(4):F0002-F0002
中国革命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1931年1月,党的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中共中央的领导权落到一些根本不懂得中国国情、却得到共产国际信任的“左”倾教条主义者手中。“左”倾错误长达四年的统治,给党和红军造成巨大损失,导致除陕北以外各根据地的丢失和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组织的严重破坏。1934年10月,中央机关、中央军委和中央红军主力8.6万人在江西于都集结出发,实行战略大转移,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相似文献   
84.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是高校的四大基本功能。这四大功能的有效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必须在人才培养上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科学研究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立场,在社会服务上坚持服务于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在文化传承上成为先进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创新基地。  相似文献   
8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工作有许多重要论述。通过对这些重要论述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相关论述贯穿着一条意识形态工作的底线。这条底线表现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和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理解与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的这条底线思维,对我们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6.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民主革命时期在上海召开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立足于当时的革命形势,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中共四大首次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与陈独秀的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87.
88.
王毅 《人民论坛》2013,(18):38-40
从革命时期到新中国建设,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得到了一定的巩固与发展,但由于国际国内错综复杂因素的冲击,其领导权也面临着一定的冲击与挑战。正确把握国情,站在文化领导权角度进行反思,构建新的话语权,对新时期领导权的引领与控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9.
美国大学在维护美国统治阶级、阶层根本利益上具有特殊的功能和作用。作为美国行使文化领导权的重要和最高阵地,美国的大学是国家意识形态机器的重要组成部门,拥有文化知识领导权和霸权,特别是在人文社科领域处于生产中心,不断生产出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学说体系,冠之以"科学"、"自由"、"民主"等名义,行使学术和知识上的霸权,传播给社会各阶层和世界上其他国家。  相似文献   
90.
国内对公共图书馆的研究大多停留在与图书馆相关的技术层面的分析,而较少关注公共图书馆作为一种社会体制所隐含的政治和权力的维度。以湖北省图书馆新馆为例,对公共图书馆做一个文化政治分析,通过探寻公共图书馆在其空间表征中蕴含的文化治理的意图,分析在读者的表征空间和空间实践所体现出的文化治理的效度,来阐述治理术、文化领导权和空间政治等文化治理的几个维度在公共图书馆中的表达和运行,彰显出公共图书馆空间中充斥的内外冲突和权力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