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李良  刘滨城  洪瑞  潘文彪 《学理论》2011,(11):358-359
食品包装是一门广泛联系各学科综合性强的专业必修课,对食品包装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简述了从教学团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12.
读家     
《新民周刊》2012,(33):18-21
环球热点A英国《七年》启示录央视9套纪录频道日前播出的系列英国纪录片《七年》(49Up,又译:49未知天命),以独特的视角和长达49年的拍摄历程,引发不少中国观众的关注。该片以7年为一个单位,用影像写下14个英国普通孩子的"时间简史"。几十年前,导演迈克尔·艾普泰德对英国等级制度产生了兴趣,他想知道,富  相似文献   
13.
戴星 《江淮法治》2013,(10):25-25
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解禁,国家发改委给出了五条理由:一是其符合国家食品包装用具相关标准;二是使用后可以回收再利用;三是国际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一直在使用;四是可以节约石油资源;五是社会环境已经发生变化。尽管发改委给出的解禁理由言之凿凿,但面对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突然解禁",公众却不是这样乐观:一次性发泡餐盒成本低、回收利用价值相对低、质量轻,很容易就被大量地随意废弃,白色污染风险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历史悠久,随便什么美食,动辄就可追溯到几百年上千年前,起源多半还和某位历史名人有关联:屈原与粽子、苏东坡与东坡肉、杜甫与五柳鱼,诸如此类。我在旅行的时候,有一个小小的爱好,就是搜集当地美食传说。这些传说散见于导游的嘴里、旅游图的背面、民航杂志的中插、旅游区商店的食品包装以及小饭店内的菜单和墙壁上。这些传说多半荒诞不经,经不起仔细推敲,但别有一番民间  相似文献   
15.
<正>二、风味食品天津的风味小吃,大都是小本经营,或是挎盒提篮,或是推车挑担,少有店铺坐卖的。1、杨村糕干。产自杨村,当时以杜家万全堂最有名。挽挎小提盒走街串巷,在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一阵高亢悠扬的叫卖声,吸引儿童。食品包装成上大下小的梯形纸包,上面有红色标签,用木版印制黑体字,注明产地、店名。糕干质地洁白,是用大米粉制成,据说添加茯苓粉(实际没有),制成长方条状。上压密纹,是老人及儿童喜爱食品,病人用以佐  相似文献   
16.
词典     
《时事资料手册》2006,(2):86-87
全氟辛酸铵与特富龙 美国环保局下属的科学顾问委员会今年2月15日确认。生产特富龙等品牌的关键化工原料全氟辛酸铵(PFOA)“可能致癌”。特富龙是美国杜邦公司注册的一种氟聚合物商标名。以特富龙为代表的不粘材料具有耐高温、抗油脂、抗氧化等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不粘锅、食品包装等多种生活用品。全氟辛酸铵是制造特富龙等品牌不粘材料过程中的一种基本加工助剂。  相似文献   
17.
专家坐诊     
<正>营养标签中的"健康"(上)当你在超市中寻找美味的时候,你都会注意些什么?品牌、生产日期、生产厂家、保质期、认证资质,还是配料表?有一项是我们特别容易忽视但却是必须要了解的,那就是"营养标签"。营养标签就是印在食品包装上的营养表格,上面有各类营养素成分和特性的说明。但是如何才能看懂这些营养标签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营养标签里的奥妙:什么是营养标签?根据我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的规定,可以简化为"1+4",即能量加上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四项人体必需的核心营养素。当然,如果  相似文献   
18.
李宁 《实事求是》2014,(2):90-92
伴随着清真食品产业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在清真食品的选择上更加讲究质量、品位。清真食品进入流通市场前的包装环节必须加强研究和规范指导,使其符合清真原则、民族原则、保鲜原则、市场原则和环保原则,从而保证清真食品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食品包装材料的优劣关系食品安全。那么,如何读懂塑料制品底部标注的数字呢?"01"喝完就丢"01"代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最常用于制作矿泉水、碳酸饮料等瓶装材料中。为大家所熟知的是,由这种材质制成的饮料瓶不能装热水,只适合装暖饮或冻饮,装高温液体或加热则易变形,溶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科学家同时发现,这种塑料制品使用超过10个月后,可能释放出致癌物,因此建议喝光了的饮料瓶  相似文献   
20.
《时代风采》2011,(10):30-3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营养和安全性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因此,很多精明的消费者在购买食品的时候,都会对包装上的说明格外留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