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99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218篇
各国政治   62篇
工人农民   100篇
世界政治   5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80篇
法律   816篇
中国共产党   10395篇
中国政治   6458篇
政治理论   3622篇
综合类   3541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482篇
  2022年   591篇
  2021年   645篇
  2020年   459篇
  2019年   370篇
  2018年   170篇
  2017年   310篇
  2016年   401篇
  2015年   548篇
  2014年   1503篇
  2013年   1829篇
  2012年   2253篇
  2011年   3289篇
  2010年   2416篇
  2009年   1920篇
  2008年   1740篇
  2007年   1245篇
  2006年   1105篇
  2005年   730篇
  2004年   684篇
  2003年   739篇
  2002年   802篇
  2001年   848篇
  2000年   314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41.
网络语言已成为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浸润中对大学生的思维与价值观念产生着重要影响。但是,目前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体、内容在大学生网络语言生活方式中几乎处于缺席状态。针对大学生网络语言生活方式的特点与规律,应努力做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主体在场、内容融入,并在社会层面优化网络语言环境,从而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有效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842.
方式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桥或船"。马克思主义要实现大众化,必须借助一定的方式方法和平台渠道。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拓展平台渠道,构建覆盖广泛、立体互动的马克思主义"化"大众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真正掌握群众,成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843.
意识形态终结论是长达半个多世纪以来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一种社会思潮。意识形态终结论的蔓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我国高校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通过梳理意识形态终结论的历史脉络,剖析了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及其理论实质,指出要有效抵制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对大学生政治信仰造成的不良影响,就必须在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中强化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在优化政治信仰的物质基础中强化大学生正确的政治信仰。  相似文献   
844.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不容忽视的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内容和形式的关系、通俗和庸俗的关系,以及教学内容结构与教师意识结构的关系。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水平和质量,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关系。  相似文献   
845.
孙云霞 《党史文苑》2014,(10):60-62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要充分认识加强办学治校能力建设对干部队伍的要求,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让其成为高校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石。高校教育发展亦要与时俱进,高校干部队伍建设与运行机制要围绕群众观进行相应调整;在高校干部考察、选用、培养和管理时,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理念;在干部的培养上搭设平台,充分利用社会职能,让高校的干部进入基层锻炼,强化实践与服务,同时做好群众监督,完善三种机制、一个制度,让高校干部队伍建设有条不紊地进行。  相似文献   
846.
邓小平在青年时代就树立了崇高信念,确立了远大的人生目标,这与他从四川到法国这六年的生活成长经历息息相关。在赴法前后的岁月里,现实的困厄锤炼着他,他的理想经历了从破灭到重塑的过程。在革命浪潮的影响下,他逐渐接受马克思主义并走上革命道路,他的立场经历了从早期朴素爱国主义者到坚定共产主义者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847.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杰出开拓者和奠基人。他不仅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问题,而且率先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本人经世致用、自强不息的性格,博览群书、学贯中西的学识,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精神,高瞻远瞩、驾驭全局的智慧,对于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深入研究毛泽东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对于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48.
邓小平在青年时代就树立了崇高信念,确立了远大的人生目标,这与他从四川到法国这六年的生活成长经历息息相关。在赴法前后的岁月里,现实的困厄锤炼着他,他的理想经历了从破灭到重塑的过程。在革命浪潮的影响下,他逐渐接受马克思主义并走上革命道路,他的立场经历了从早期朴素爱国主义者到坚定共产主义者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849.
延安新哲学会的成立,掀起了根据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之风。以艾思奇、杨松、和培元为代表的延安知识分子,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问题,阐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适用性及其中国化之路径,同时他们批判地改造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结合提供历史文化的根据。这个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引领了抗战时期的学术中国化和文化大众化运动。  相似文献   
850.
《求实》2014,(5)
中央苏区时期党极其重视群众工作,党的群众工作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汲取中央苏区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历史经验,对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启示:一是要理解群众: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了解"民意";二是要唤起群众:开展群众宣传教育,发出"民声";三是要满足群众:切合群众实际需要,体现"民生";四是要激发群众:尊重群众自主创造,彰显"民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