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54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201篇
各国政治   46篇
工人农民   85篇
世界政治   448篇
外交国际关系   53篇
法律   625篇
中国共产党   9393篇
中国政治   6017篇
政治理论   3510篇
综合类   3241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385篇
  2022年   395篇
  2021年   393篇
  2020年   387篇
  2019年   335篇
  2018年   156篇
  2017年   307篇
  2016年   387篇
  2015年   525篇
  2014年   1447篇
  2013年   1793篇
  2012年   2211篇
  2011年   2717篇
  2010年   2337篇
  2009年   1878篇
  2008年   1686篇
  2007年   1199篇
  2006年   1034篇
  2005年   688篇
  2004年   653篇
  2003年   712篇
  2002年   710篇
  2001年   633篇
  2000年   295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社会工作从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摒弃弗洛伊德的自然人的理论假设,倡导在历史和社会场景中理解人的成长改变要求,给服务对象以真正的人文关怀。尽管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工作的影响经历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工作、结构社会工作、反排斥与反歧视社会工作和批判社会工作等不同的发展阶段,但是,它们都认同人是历史社会结构中的人这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工作的基本观点,主张通过权力关系的分析和平等关系的倡导实现个人成长与社会改变的结合。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多元价值的倡导使马克思主义社会工作的社会结构视角面临不确定性、多元主义和主体性不足的严峻挑战,需要汲取中国哲学的精神资源,围绕“变化”重新理解历史社会结构中的人,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工作的场景实践整合起来,以过程唯物论作为多元社会下社会工作实践的理论基础,真正在新时代的实践中呈现人文关怀,为本土经验的国际化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92.
萨米尔·阿明作为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提出的一些新观点并不比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更正确、更先进,而且他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也存在一些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本文从"资本主义与帝国主义""中心—外围世界体系与经济全球化""当今时代的主要矛盾""资本主义民主"四个方面比较分析了萨米尔·阿明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观点的差异,进而指出:资本主义并不能与帝国主义画等号;中心—外围格局其实是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矛盾是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民主的性质取决于经济基础,因此民主并不是普世的。  相似文献   
99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这一思想是苏东剧变后世界发展开始向着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深刻转变的理论标志;这一思想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中国道路的借鉴,是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共产党执政自信的理论标志;同时,这一思想又为人类发展提供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案,是面向人类发展确立科学社会主义自信的理论标志。只有在深入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重要地位的基础上,才能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这一重大论断的科学内涵及其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994.
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今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作了具体部署。认真学习贯彻《意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我有以下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995.
任何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都需要有主导价值观的强力支撑和有效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内在关系密切的有机整体,它是引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旗帜和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内核与中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历史的传承性、高度的指导性、强烈的开放性和突出的建设性等特点.在实践中关键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不断促进和谐文化建设,积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  相似文献   
996.
闫周秦 《学理论》2009,(5):40-41
儒学是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它在中华民族的思想中是根深蒂固的,是任何外来思想都不可代替的。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不能回避其与儒学的关系问题。但是,儒学的主体思想毕竟已经不和现代社会相适应,因此,儒学又必须在现代社会存在的基础上现代化。马克思主义是当代先进文化的核心,因此,儒学现代化就是儒学的马克思主义化。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才能在中国文化中生根,儒学也必须马克思主义化才能获得它的存在空间。  相似文献   
997.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转 《学理论》2009,(32):179-180
创新是21世纪的主题,“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之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尤其是对我们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而言,创新更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同样,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生命力也在于创新,在当前各种复杂的情况下,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创新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8.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善党的群众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联系和服务群众作用。”“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相似文献   
999.
王报换 《民主》2009,(10):8-12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全面分析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科学总结中共建党88年、执政60年、领导改革开发30年来加强自身建设的宝贵经验.进一步研究部署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执政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特别是全会强调,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是着眼于时代需要和改革发展大局提出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这不仅为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指明了方向,而且为推进参政党建设提供了有益的镜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马克思主义公平观的当代发展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谈论公平,常常把公平与平等、民主以及分配正义等联系起来讨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社会公平的认识,在不断促进社会公平的同时也不断发展着马克思主义公平观.马克思主义有关公平的思想及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的发展启示我们:一是公平正义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大意义;二是要健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三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促进社会公平过程中,分配正义仍需着力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