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9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17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篇
法律   157篇
中国共产党   1412篇
中国政治   1388篇
政治理论   939篇
综合类   68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318篇
  2013年   367篇
  2012年   392篇
  2011年   445篇
  2010年   391篇
  2009年   359篇
  2008年   347篇
  2007年   294篇
  2006年   208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转型期,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马克思自然观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马克思的自然观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意蕴。  相似文献   
952.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所处时代英法德俄等国农村状况的观察与分析,对农业社会主义变革的思想进行了深入思考。在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后,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夺取全国政权后,首先应从改变土地私有制着手,逐步实现土地的公有化,而改造小农的最佳形式是组织合作社。  相似文献   
953.
马克思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的基础上,指出资本主义必定灭亡,共产主义必定实现,并描绘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实现共产主义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充分认识共产主义实现的必然性和长期性,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4.
955.
马克思恩格斯的全球化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天禄 《学习论坛》2002,(10):27-29
马克思恩格斯针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提出了全球化的思想。认为全球化是以商品经济规律为基础 ,以生产力发展为动力的 ;它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 ,具有客观性、掠夺性、集中性、统一性和国际性等特点 ;全球化主要包括物质生产和消费的全球化 ,以及精神生产和产品的全球化 ;其进程既有积极的一面 ,又有消极的一面 ;其前景是共产主义在全人类的实现。  相似文献   
956.
马克思主体性理论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水华  钱伟民 《理论导刊》2006,42(10):34-36
马克思看来,现实的人是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人只有在对象性活动中确证自己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人的主体性是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的统一。马克思的主体性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57.
958.
消除贫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线索,也是其哲学归旨的题中之义。马克思关于贫困问题的讨论一以贯之地存在于其思想图谱之中。透过马克思关于贫困思想的论述的棱镜,折射出的是致力于为人类解放而斗争的理论品格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精神旨归。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贫困问题的论述进行研究,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理论、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59.
王东  林锋 《新视野》2006,3(1):43-46
对于马克思的重要手稿——《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国内外学界曾流行两种观点。一是以前苏联学者为代表,他们主张将《批判》归入所谓“不成熟著作”之列;二是以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为代表,他们认为,《批判》是马克思哲学的开山之作,奠基之作。这两种观点,要么是过分贬低了《批判》的历史地位,要么是不恰当地拔高了其历史地位。我们认为,应以手稿本身为依据,联系手稿前后马克思思想的具体发展,并参照马克思本人对手稿的相关说明,实事求是地确定其历史地位。文章提出,《批判》是马克思世界观转变历程的第一座里程碑,是他迈向唯物史观、实现哲学创新的重要铺垫。  相似文献   
960.
南书房     
赵义 《南风窗》2012,(5):96-96
《资本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改革》《郎咸平杨瑞辉著东方出版社2012年1月版作者力图"重塑一个马克思",用唯物辩证法分析《资本论》所谈到的欧洲历史,以解答为什么资本主义能持续领导世界的问题。同时,透过对马克思和亚当·斯密的理论比较,作者认为这两位伟大思想家的思想有着惊人的类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