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0篇
  免费   71篇
各国政治   74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24篇
外交国际关系   70篇
法律   267篇
中国共产党   273篇
中国政治   248篇
政治理论   378篇
综合类   58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民主党派可以在它所担负的政治责任领域内发挥主动性,在参政与议政方面,在监督的反馈机制与监督实效性方面,在团结、帮助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保护、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面等都可以发挥参政党的主动性。民主党派建立政党主动性的基本措施一是建立各自的政党理论,二是创新各自政党实践,三是推进多党合作法制化。  相似文献   
992.
民主党派政治交接是实现当代中国政党制度民主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重要方面。政治交接是参政党组织建设的灵魂。通过薪火相传的政治交接,参政党的人事结构发生变化,这是适应中国政治发展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993.
正At the invitation of CAFIU,Mme.Christiane Kesper,Director of the 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of Friedrich-Ebert-Stiftung of Germany(FES)visited China from Oct.9 to 14.During the stay in Beijing,Mr.Li Jinjun,Vice-Minister of IDCPC and Executive Vice-President of CAFIU met with  相似文献   
994.
吴泽勇 《法学研究》2014,36(3):148-167
考察我国案外人申请再审的实践可以发现,我国法院并不接受判决效力相对性原则,不能以此为据反对引入第三人撤销之诉,更不能以此作为分析第三人撤销之诉原告适格的出发点。尽管立法者希望通过第三人撤销之诉规制虚假诉讼、恶意诉讼,但从制度自身的机理出发,将该制度的目的界定为"为受生效裁判不利影响的第三人提供实体救济"更妥当。以此为基点,在对待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原告适格问题上,应以2012年民事诉讼法第56条第3款规定的必备要件为重点,对于第1、2款规定的前提性要件,则采相对宽容的审查标准。对于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可将原告适格的标准界定为"对当事人争议的诉讼标的主张实体权利的人";对于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则采相对宽松的一般标准,不适用最高人民法院针对通知参加诉讼第三人的限制性规定。考虑到理论的周延性,必要共同诉讼人不宜作为第三人撤销之诉的适格原告。至于受生效裁判不利影响的一般债权人,较稳健的做法是诉诸实体法,通过援引民法通则第58条、合同法第52条或者合同法第74条,赋予相关债权人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原告适格。  相似文献   
995.
当事人申请调查取证制度在实践运作上呈现程序异化的特点,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民事诉讼"庭审—宣判"的双阶结构,缺少审前准备程序。在程序分化基础上实现审判结构"庭前准备程序—庭审程序—宣判"三阶结构变革,才能强化法官的释明权,完善对当事人申请调查取证权的程序保障。  相似文献   
996.
朱晶晶 《北方法学》2014,(1):150-160
《侵权责任法》明确了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法地位,并确立了第三人介入情形下安全保障义务人的补充责任。补充责任将安全保障义务人置于赔偿次位具有其独特的含义,但其也存在与侵权法原理、两大法系及司法操作的不协调。《合同法》安全保障义务人违约责任的直接责任性质进一步凸显了安全保障义务人补充责任的突兀,但两者也有诸多衔接的可能性。废除补充责任是可能的选项之一。在目前立法背景下,类型化第三人介入情形下违反安全保障义务时义务人的责任,实现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同时请求;或者是通过对安全保障义务补充责任的再解释,弥合两者之间的裂缝,亦是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7.
Saliency theory is among the most influential accounts of party competition, not least in providing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the Comparative Manifesto Project –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data collections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Despite its prominence, not all empir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saliency theory of party competition have yet been systematically tested. This article addresses five predictions of saliency theory, the central claim of which is that parties compete by selective issue emphasis rather than by direct confrontation. Since a fair test of the theory's assumptions needs to rely on data that measures party issue saliency and party positions independently, this article draws on new manifesto data from the Austrian National Election Study (AUTNES). Analysing all manifestos issued for the 2002, 2006 and 2008 general elections, it shows that saliency theory correctly identifies some features of party competition. For instance, parties disproportionally emphasise issues they ‘own’. Yet, the core assumption of saliency theory that parties compete via selective issue emphasis rather than direct confrontation over the same issues fails to materialise in the majority of cases.  相似文献   
998.
论健全完善党内法规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要提高党内法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必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实现党内法规的规范化系统化。对全党来说,当前必须结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深刻认识健全党内法规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着力完善党内法规体系、严格实施体系、严密监督体系和领导保障体系,同时更加注重党内法规体系的科学规划,以条例建设为重点,注重党规和国法的有机衔接,加强党内法规的理论研究,使党内法规体系更加健全完善、运行有效。  相似文献   
999.
高校党建与人才培养工作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它们在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和工作效果上一致,但在所属范围和工作侧重点上又有所不同,其工作主体也存在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高校党建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人才培养效果彰显党建工作水平。二者互相支撑、互为动力,工作中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000.
正ON October 10,2013,the Chinese ambassador to Mali hosted a party at the embassy for the media workers who would soon head for China for a training program.The reception hall was fronted by a giant group photo of President Modibo Keita with China’s late leader Mao Zedong,reminding us of the two countries’cooperation in the late 60s and early 70s.In those days,Malian students studied Quotations from Chairman Mao and eagerly read the publications of New China.The two great leaders died within one year of one another,in 1977 a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