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9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28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7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本文从统筹兼顾与综合平衡、计划与市场、人民生活与经济建设关系三方面,探讨了陈云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重要思想的内涵,批驳了海外某些不正确的猜测和看法。认为陈云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思想,对我国按照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经济与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2.
仝晰纲 《理论学刊》2004,(12):95-99
在辉煌灿烂的宋元文化中 ,山东区域文化以其鲜明的特点和活力 ,占据着显领风骚的地位。它在宋元新儒学思想体系的构建、三教并立局面的出现、文风的演变以及科技、教育、艺术的繁荣等重大文化现象的形成中 ,都占有重要地位 ,发挥着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3.
延安时期陈云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做出了艰辛探索。陈云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中国化和大众化探索的同时,始终坚持适应时代需要、把握时代脉搏;始终坚持回答时代课题、关照现实世界;始终坚持加强理论创新、坚持与时俱进。从思想理论到革命实践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化的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24.
陈仪与台湾教育事业之接收和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5年10月25日,台湾重回祖国母亲的怀抱。台湾光复后,以陈仪为首的台湾行政长官公署当局开始了全面的接收和重建。由于陈仪将教育事业的接收与重建,视为诸部门、诸领域接收与重建中的"最重要"的工作,台湾教育事业的接收工作顺利,重建工作有序。尽管陈仪在对台湾教育的整个接收与重建过程中,无论在指导思想、实际工作,还是在客观效果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其取得的成绩是主流的,其主要表现在:接收与重建的指导思想明确;紧紧抓住了教育事业的根本--师资问题;学校教育注重语文、历史,国民与社会教育注重国语。  相似文献   
125.
陈仪和蒋介石在1947年台湾“二二八事件”及其善后过程中,有许多电报和信函往来。本文在介绍这些电文的基础上,从陈仪对“二二八事件”的判断、蒋介石和陈仪对“二二八事件”处理的原则、陈仪在台湾驻防兵力问题方面的反思、陈仪的辞职和对继任人选的推荐、陈仪对“二二八事件”的善后以及对台湾前途的看法等方面,分析他们是如何处理“二二八事件”及其善后的,以及他们在处理一些问题时态度的异同。  相似文献   
126.
袁宏道的游记 ,其新意在于出色地表现了自然妩媚诱人的魅力和人与自然生命间情感的“对话”。声色之美是袁氏体验和表现自然魅力的重要形式 ,声色之美也是一种价值体认。这种创造性 ,与作者看重个体的享受生活和审美生活以及对存在的深刻领悟密切相关 ,代表着晚明文学个性解放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7.
"无农不稳"、"无粮则乱",是陈云为告诫全党、全国要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和粮食问题所作的具有深远意义的科学论断,是陈云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和粮食问题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8.
在中国近代社会初期,魏源较早意识到中国政治、经济格局平衡被打乱的现实,认识到"外宁则内蘖"、内忧而外患共存的不和谐现象.鸦片的输入与西方的"船坚炮利"是以英国为首的西方殖民主义者打乱中西方平衡的主要原因,是造成中国社会不和谐的罪魁祸首.魏源力主禁绝鸦片,力倡"师夷长技以制夷",积极谋求近代中国社会的和平及和谐发展.魏源的和谐社会理念就集中体现在其政治主张中.  相似文献   
129.
吴云  方慧 《思想战线》2006,32(5):135-140
元代以后,傣族社会被纳入到中央王朝的政治体系中,随着中央集权的强化和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传入,傣族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元代傣族的社会法律规范只是习惯法,至明清时才形成了成文法,其成文法一是体现了内地地主经济因素的影响,二是佛教精神成为其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30.
元明清时期我国民间纠纷解决机制是多元的,并且国家在法律上往往承认这些民间纠纷解决机制的合法性,使它们成为国家纠纷解决机制的组成部分,进而构建起一个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在这当中国家对属于民间层次上的纠纷解决机制并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进行了相应的立法规制。这个时期国家对民间纠纷解决机制的规制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对民间纠纷解决机制主体资格的规制;对民间纠纷解决机制能够解决的纠纷范围的规制;对民间纠纷解决机制解决的效力的规制;对民间纠纷解决机制主体法律责任的规制。通过四个方法的法律规制,把民间纠纷解决机制与国家纠纷解决机制融为一体,构建起多元化下的纠纷解决机制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