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11篇
工人农民   28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54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9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1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串通投标与串通拍卖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其外延并无包容或交叉关系,二者在标的、目的、社会危害程度、适用法律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区别."串通投标情节严重的应追究刑事责任"是我国刑法的明文规定,但我国刑法并未明确规定串通拍卖的行为构成犯罪,因此不宜将串通拍卖行为认定为串通投标罪.对于串通拍卖的行为,一般依照<拍卖法>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给予行政处罚即可;但对于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串通拍卖行为并构成犯罪的,应当按照非法经营罪或者合同诈骗罪定罪处罚.  相似文献   
22.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既是一部政治学著作,又是一部法学著作,是世界思想史上的重要古典文献之一。本文即从它的历史背景出发,对其"自由与平等"的目标、性质以及"主权在民"的重要思想进行了浅显的评析。  相似文献   
23.
邹双卫 《行政与法》2010,(9):126-128,F0003
在我国民事立法中,批准是某些合同的生效要件。合同经批准生效的立法构造在司法实践中引起了一定的混乱。尽管司法解释为此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但还是无法彻底克服以批准作为合同生效条件所带来的弊端。尤其在合同订立后至批准手续办理完毕之前以及合同因客观原因无法得到批准的情况下,当事人之间将会因合同不生效而不存在基础法律关系。因此,批准不应当被规定为合同的生效要件,急需在立法上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24.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和实施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人们寄望于这部法律扭转当前的劳资格局,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但是,这部法律的良好实施取决于用人单位守法的自觉度、劳动者权利意识的觉醒度和劳动保障监察的力度.只有改革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细化<劳动合同法>的抽象条款,加大<劳动合同法>的宣传力度和监察力度,才能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25.
价值一直是法理学讨论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法理学角度思考合同解除制度,用一种逆向的方式思索合同解除制度的法律价值基础,能够对合同解除制度的理论基础有进一步理解,更准确的理解具有实践性的合同解除制度.  相似文献   
26.
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对上海口岸的通关效率和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出入境边防检查任务量的不断增加,给边检机关队伍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要在分析边检队伍特征和现行的激励机制局限性的基础上,从组织行为学中的心理契约理论视角出发,构建基于心理契约的边防检查机关激励机制,具体包括情感激励、职业发展激励、边检文化激励三个层面,并对民警激励的有效实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7.
从法律适用条款看冲突法对国际格式合同的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格式合同分为国际示范合同和国际附和合同。随着各国对外民商事交往的发展 ,国际格式合同使用得越来越频繁。尤其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服务贸易的迅猛发展 ,更是为国际格式合同的使用搭建了广阔平台。分析国际格式合同的法律适用条款 ,旨在冲突法方面规制格式合同 ,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8.
杨建锋 《行政与法》2008,(3):107-109
商标争议可仲裁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因商标具有公共利益的性质,商标争议的可仲裁性在理论与立法实践上都存在着分歧。我国的有关立法表明,契约性与侵权性的商标争议可以仲裁,但商标权利有效性及归属方面的争议不具有可仲裁性。  相似文献   
29.
涉外合同司法审判中,法院在运用法律规避制度时出现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本质上是法律规避制度本身在合同冲突法领域无力实现其功能的表现。法律规避排除和惩罚当事人规避意图的功能与涉外合同法律选择中的盛行的意思自治原则相冲突,当事人的规避意图难以探究和证明。法律规避制度设计之始就给法院安排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于保证强制性规则适用的功能,法律规避制度亦难以有效实现。新兴的直接适用的法的理论则可以在涉外合同领域实现法律规避的功能的同时,克服法律规避制度适用中的实践性难题。  相似文献   
30.
期货交易概念之法理甄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期货交易的客体是期货 ,期货合同是期货买卖合同 ,对冲平仓的法律性质为债的抵销 ,而非合同权利义务的概括转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