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3篇
  免费   65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33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篇
法律   455篇
中国共产党   31篇
中国政治   243篇
政治理论   76篇
综合类   49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用科学方法优化县委书记权力运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级政权的效率和稳定影响着全国政局的稳定与发展.县委书记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对于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县委组织建设,必须运用科学方法优化县委书记权力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962.
脑组织中ATP含量变化与死亡时间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李永宏 《法医学杂志》1997,13(3):138-139
本文报道用生物发光法测定不同死亡时间狗脑组织中ATP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死亡时间的延长,脑组织中ATP浓度逐渐下降,这对法医在实际检案工作中推断死亡时间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63.
目的 探讨大鼠心肌总RNA的提取方法,为今后法医学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用Trizol法,严格注意无RNA酶操作,通过裂解组织,分离、沉淀RNA而提取大鼠心肌总RNA,并用分光光度计、凝胶电泳及RT-PCR检测结果.结果 Trizol法能获得较高纯度和产量的完整总RNA.结论 Trizol法是提取总RNA可靠有效的方法,可望在法医学领域有较广的应用.  相似文献   
964.
李承运 《现代法学》2014,36(5):185-193
我国《民事诉讼法》立法上坚持二审以"开庭审理为原则,以不开庭审理为例外"为基本取向,但多年来二审审理的实践选择却并未遵循立法预设的路径,甚至呈现一定程度的背离与冲突。随着司法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和新《民事诉讼法》的出台,二审开庭得到强化,从表面上看实现了实践向理论的回归,但数据的背后却暗含着对开庭方式的异化和扭曲。面对复杂的司法现状,我们不能简单地做出价值判断,而应对实践与规则各自做出检视和反思,通过理念对接和程序改造消弭冲突的进路,实现多元司法价值的平衡与共存。  相似文献   
965.
评价方式是评价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法庭科学领域毒物检验方法的技术特性与质量要求,在明确评价目标与原则的基础上,以评价指标为核心提出合理化的、可操作的评价方式。建立有效的评价方式,旨在通过科学的评价活动获得客观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966.
共同犯罪的认定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明楷 《法学研究》2014,36(3):3-25
我国认定共同犯罪的传统方法,存在不区分不法与责任、不区分正犯与狭义的共犯、不分别考察参与人行为与正犯结果之间的因果性等三个特点,这种认定方法导致难以解决诸多复杂案件。认定共同犯罪应当采取相反的方法:其一,共同犯罪的特殊性仅在于不法层面,应当以不法为重心认定共同犯罪;至于其中的责任判断,则与单个人犯罪的责任判断没有区别。其二,正犯是构成要件实现过程中的核心人物,应当以正犯为中心认定共犯;当正犯造成了法益侵害结果 (包括危险)时,只要参与人的行为对该结果做出了贡献,就属于不法层面的共犯。其三,只有当参与人的行为与正犯结果之间具有因果性时,才承担既遂犯的刑事责任,故共同犯罪的认定应当以因果性为核心。完全没有必要提出和回答"共同犯罪犯的是什么罪"之类的问题。在刑法理论与司法实践中,可以淡化"共同犯罪"概念。  相似文献   
967.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以提升法律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提高法律人才的实践能力为重点。而实施案例教学法,不仅有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卓越法律人才,而且还有助于培养掌握多元法律思维方法的卓越法律人才。我国法律人才培养中导入案例教学法,可以为国家培养更多高质量的卓越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968.
唐英 《行政与法》2013,(8):70-74
法律方法论作为方法性知识、经验性知识和技术性知识,是有效促进法律技能形成和提高的直接知识来源,法律方法论课程的设置有利于职业型和精英型法律人才的培养。法律方法论课程应单独开设并与法理学及部门法学课程的关系进行协调。根据我国当下法律方法论研究的进展和成果,可选取学界基本已达成共识的法律方法类型和体系作为法律方法论课程的教学内容。理论讲授法是法律方法论课程的基础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是法律方法论课程的主导教学方法,实践体验法是法律方法论课程的补充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69.
Much introductory material on restorative justice presents the subject from an idealistic point of view, in which assertions of its ethical superiority and advantages over retributive justice systems frequently go unchallenged. In New Zealand, this problem is particularly pronounced, as there is often a naïve acceptance that restorative justice is more culturally appropriate for offenders and victims with indigenous backgrounds. This article argues for a more nuanced approach to the teaching of restorative justice, using critical investigation of claims concerning its efficacy and examination of its problems in order to explore its promises and realities. One possibility for such an approach is the use of the Socratic Method, a teaching method with a demonstrated ability to engage students and foster critical thinking, but one that has also received criticism for its ability to intimidate and demean students. This method is widely used in law schools, but much less so in the social sciences.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use of this method in a New Zealand university class on restorative justice, examining both student perceptions of the use of the Socratic Method, as well as the efficacy of this approach in terms of knowledge retention and critical engagement.  相似文献   
970.
孙运梁 《现代法学》2013,35(1):139-152
我国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司法实务领域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与迷惑,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因果关系理论功能定位不清有关。我国现行的因果关系理论除了进行事实判断之外,还承担了规范归责的功能。因果关系应当解决的是构成要件行为与构成要件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客观关联的问题,而结果能否归责于行为则是刑法归责理论的任务。客观归责理论的贡献在于,在承认条件因果关系的前提下,跨越自然科学性的事实审查而进入价值性、规范性审查的阶段。客观归责理论除了提供判断规则之外,也许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种逻辑思维方法,促使我国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回归事实判断的功能定位,克服我国因果关系理论哲学色彩浓厚、判断标准不一的弊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