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6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5篇
法律   389篇
中国政治   26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67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维护食品安全是刑法的重要职责,相关司法解释及指导性案例的出台有利于司法机关更好地适用涉食品安全罪名。结合典型案例研究分析,认为对犯罪分子生产、销售工业用牛羊油,并提供给相关食品企业的犯罪行为应当依据司法解释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相似文献   
302.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澳大利亚人倾向于通过虚拟、便捷、无纸化的电子交易手段获得自己想要的实体物质和虚拟服务。犯罪分子利用电信业、互联网漏洞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使一些澳大利亚民众遭受巨大经济损失。为此,澳大利亚警方在应对电信诈骗犯罪方面采取了多方面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303.
命案现场是发生命案的地点和场所。鉴于此种犯罪惩罚的严厉性,命案现场出现伪装的情形日益增多,犯罪行为人通过对作案时间、工具、手段、动机、目的、事件性质等伪装,妄图逃避法律制裁。清楚了解命案伪装现场的特点及准确识别其伪装内容,对于命案现场勘查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4.
崔志伟 《法学家》2022,(1):156-171
“不法是客观的,责任是主观的”之主张既无法合理应对“中立”帮助行为的可罚性问题以及行为人主观上存在特别认知的侵害情形,也不契合处罚不能犯未遂的司法现状。“先客观后主观”的审查顺序在自然科学上的合理基础不复存在,权利保障理念与不法的客观性间也不存在必然关联。客观优先的审查顺位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程序法而非实体法。主客观二分法并不现实:“目的性动词”使主客观要素无法完全割裂,主观要素缺位可能无法评价不法的有无,主观要素还能够影响到具体的不法类型判断以及行为危险的程度。主观故意和行为人的特别认知在不法判断中的地位已然无法撼动,至少在故意的作为犯中,客观归属论已名实难副。主客观二分式的犯罪构成模式并不符合事物的本来面目,两者也不存在绝对的先后次序,主客观相结合的不法判断才更加贴合实际。因此,应当重新审视责任要素的范畴,故意、目的等要素实际上应归入构成要件的领域。否定客观不法论,“不法与责任的区分”才得以真正确立。  相似文献   
305.
自我国监管部门引入合规监管方式以来,有效合规管理大体形成了两种相对独立的制度模式。其中,日常性合规管理是企业在行政监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下,以预防相关合规风险为主要出发点,建立常态化的合规管理体系;合规整改则是企业在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执法压力下,或在国际组织采取制裁措施的情况下,以减轻处罚或者取消制裁为目标,针对业已暴露的违法、违规或犯罪行为,采取有针对性的合规整改措施。在确保企业有效防控合规风险方面,这两种合规管理模式各有其制度结构和公司治理功能,也存在着各自的优劣得失。在企业合规管理体系的建构方面,这两种模式既可以相互转化,也可以相互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306.
Following forensic DNA profiling (extraction, quantification and STR typing) the remaining extract is generally stored frozen. Our routine at the Swedish National Forensic Centre is to immediately after analysis freeze the sample. If a subsequent reanalysis is needed the sample is thawed and then refrozen.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s of freezing and thawing as well as long-term storage of DNA extracts in refrigerator or freezer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e following sample types were extracted: two levels of blood and saliva, saliva on cigarette filter paper, saliva on cotton swabs and a combination of saliva and semen to mimic samples from sexual assaults. All extraction methods used were Chelex-based, DNA quantification was performed using PowerQuant System and STR profiling with PowerPlex ESX 16 Fast System. The study wa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1) freezing and thawing the extracts up to ten times, 2) storage in refrigerator or freezer up to four weeks and 3) long-term storage in refrigerator or freezer for 3, 6, 9, 12 and 35 months. Generally, the quantification and STR typing results show no indication of degradation after repeated freezing and thawing or long-term storage in refrigerator or freezer.  相似文献   
307.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电信网络诈骗行为日益猖獗,以传统的诈骗罪规制电信网络诈骗行为面临诸多困境,诈骗罪要求的欺骗行为、数额结果、被害人处分意识等要件受到冲击和挑战。增设电信网络诈骗罪不仅必要,而且可行。电信网络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财产权和信息安全,其中信息安全是主要客体,客观方面是行为人利用信息网络技术针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行为,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要考虑到电信网络诈骗罪的特殊性,合理配置主刑和附加刑,并充分发挥保安处分性质措施的作用,满足打击和预防犯罪的需要。  相似文献   
308.
《刑法修正案(七)》第十三条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设立,彰显了我国从严惩治贿赂性犯罪的立法倾向;该罪主体中的“关系密切的人”的标准与范围以及客观方面对“利用影响力”的解释,关系到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认定;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在立法上存在完善的空间,并且与受贿罪存在竞合关系。  相似文献   
309.
论犯罪构成要件的逻辑顺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认定与处理犯罪之过程为标准 ,通说所主张的犯罪构成要件的排列顺序应修正为“犯罪客观要件—犯罪主体要件—犯罪主观要件—犯罪客体要件”。而“犯罪主体要件—犯罪主观要件—犯罪客观要件—犯罪客体要件”之排列顺序 ,则以行为自身形成过程与发展规律为依据。这两种排列顺序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揭示了犯罪构成四要件之间的排列逻辑。两者可谓并行不悖 ,具有彼此不可替代之作用。  相似文献   
310.
新冠疫情背景下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解释扩张及其回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的法律规范适用带来新视角与新问题,在超越可容忍的社会相当性且有刑事可罚追究必要的场合,我国刑法中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规范适用值得关注。该罪的对象被限定为"甲类传染病",本次新冠肺炎被列为"乙类传染病",从而该罪存在适用上的瓶颈。司法解释的渐进扩张具有唤醒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和注重公共卫生安全法益保护的一面,但是选取的方式难以与刑事法治相契合。为了更好地实现刑法参与社会治理的功能需求,应当对妨害传染病防治罪采取"立法类型化调整、司法解释适度限制"的组合路径,使刑法规范的社会适应性与刑罚处罚的有限性相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