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篇
  免费   22篇
各国政治   18篇
工人农民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1篇
法律   174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138篇
政治理论   20篇
综合类   11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31.
纵观车王府收藏的描写当时社会现实的子弟书篇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对官员、一般旗人男子及另类男子服饰进行了描写。这些人物形象的服饰各有特色,将清代服饰所具有的民族性、时尚性、兼收并蓄性表现得酣畅淋漓,为研究清代中晚期旗人服饰提供了说唱文学方面的佐证。  相似文献   
432.
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的变革时期,传统社会的各个方面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日益发展,社会传统价值观念渐趋改变,实利之风日益盛行,娼妓业也随之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妓女逐渐丧失了过去那种“艺妓”的性质,而上层文人对妓女品第的强调和对往昔“诗意”的想像与怀念,实质上表现了他们对往昔社会氛围的追思,这种心理也揭示出了一部分人对充斥着低级趣味的“现代性”的担忧和抗拒。  相似文献   
433.
汉代没有专门司法官吏选拔制度,被选任的普通官吏因明了法律或处事公道才能被任命为司法官吏。汉代有较为完善的司法官吏考核制度,它既包括对兼具司法职能的州牧、郡守、县令、长的司法绩效考核,又包括对专职司法官吏御史大夫、侍御史、廷尉等的考核;司法责任的主体是享有司法职能的司法官吏,承担责任的原则有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和连带责任原则;责任的种类有鞫狱故纵、鞫狱不直、鞫狱不实、受赇枉法和失刑;责任的形式有死刑、赎死、免官、贬秩、徒刑和罚金。  相似文献   
434.
王定勇 《青年论坛》2011,(3):123-127
金代寿词的发展演进经历了"借才异代"时期、"国朝文派"时期、金代后期三个阶段。金代寿词意象独特,意境开阔,摆脱了寿词以功名、富贵、长生祝祷的套路,跳出了谀辞谄语的窠臼,迥异于同时的南宋寿词。其原因与北方的苏学流衍、贱老之俗、全真教传播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435.
在对受贿犯罪的调整问题上,唐律规定了受财犯罪的体系,而现行刑法则规定了"受贿罪"。唐律的规定比现行法律的规定在调整范围上更大,在规范体系上也更严密。唐律规定的具体受财行为的内涵也很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436.
清朝时期中国的50多个民族社会生活习俗不一,直接影响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生活习俗无小事。它时刻与时代发展、社会文明进步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437.
清政府开始仿效日本实行君主立宪之初,急需大量具备西学知识结构的新式人才,于是向日本广派留学生.基于当时国情与留学生自身特点,法政科的学习成为不少留日生的选择.留日学生在日学习期间,通过办报、译书等形式,将西方的政治体制、民主自由观念、法制思想等源源不断地介绍到中国.他们对西方法政思想的宣传活动,在开启国人视野,增强人们法政意识和观念以及推进中国法政体系近代化的进程,发挥了启蒙作用.  相似文献   
438.
吕志兴 《现代法学》2007,29(5):175-179
《折杖法》的制定与实施使得宋代五刑体系名存实亡,主要表现为:主刑种类减少,刑种配置不合理。为遏制犯罪,宋政府通过颁敕和编敕,规定或创设新刑种,形成以臀杖、脊杖、编管、配刑、死刑为主的刑罚体系,凌迟亦成为常用刑,结果使宋代刑罚较唐代更为严酷。宋代制定与实施《折杖法》,本欲轻刑,但导致刑种配置缺乏科学性,刑罚轻重失衡,反而促使刑罚重刑化  相似文献   
439.
吕志兴 《现代法学》2006,28(2):68-77
宋朝前期,沿用唐代的法律体系。神宗元丰时期进行法制改革,采用新的立法模式,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法律体系,并于孝宗淳熙时臻于完善。宋代法律体系中各法律形式虽多沿用唐代的名称,但其中不少在编纂体例、部门法属性及效力和适用先后等方面均已发生重大变化。宋代法律体系弥补了唐代法律体系的某些不足,较唐代法律体系更为完善,具有更多的合理因素。  相似文献   
440.
本文就日本明治时期民法典论争及其与我国清末礼法之争进行评析和比较,着重分析研究了其间的差异及产生这种差异的内在原因,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一、日本明治时期的民法典论争,简要介绍其产生发展的前后过程;二、日本民法典论争与清末礼法之争的相同点,分析两者之间存在的共同特点;三、日本民法典论争与清末礼法之争的不同点,分析两者之间存在的不同之处;四、对两者间异同的思考,对两者之间何以存在异同的中日两国的内外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