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9篇
  免费   15篇
各国政治   201篇
工人农民   17篇
世界政治   90篇
外交国际关系   412篇
法律   259篇
中国共产党   54篇
中国政治   193篇
政治理论   278篇
综合类   90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250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199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历程表明,双方关系是随着彼此间共同利益的日益增加而不断发展的,因此,双方关系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建构共同利益的过程.建构共同利益是中国-东盟关系发展的基本经验.未来双方要进一步发展关系,应继续致力于共同利益的建构.  相似文献   
102.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东盟次区域经济合作非常活跃,先后出现了新加坡、马来西亚柔佛和印尼的廖内群岛等组成的"新柔廖增长三角",又被称为"东盟南增长三角";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相邻部分组成的"东盟北增长三角";文莱、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相邻部分组成的"东盟东部经济增长区(简称东盟东增长区)"等.这些由东盟各国自愿组成的各种增长三角已成为东盟进行合作的重要形式,促进了东盟各国间经济联系和相互合作,带动了贸易和投资的发展.本文选取东盟区域内最大的、最年轻的东盟东增长区,分析其带动资本流动的效果,探讨其发展成效.  相似文献   
103.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东南亚殖民主义史研究取得了新进展,推出了几部很有影响的著作,获得了对复杂历史问题的深层认识,标志着我国东南亚殖民主义史研究进入了全面总结与成熟阶段.认真研究殖民主义兴衰,有助于把握东南亚历史发展进程,也有助于对当前东南亚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4.
论"东盟经济共同体": 必然性、可行性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东盟经济共同体"构想进行分析,认为首先应了解"东盟经济共同体"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和必须的选择;而东盟合作机制的完善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则为"东盟经济共同体"提供了可行基础.但同时,东盟各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及贸易开放程度的差异、经济上较高的竞争性以及"东盟方式"也对其形成了一些挑战.因此,东盟最终会建成一个经济共同体,只是过程比较曲折.  相似文献   
105.
在广域一体化组织RCEP的区域范围内,运用基于静态面板数据的贸易引力模型分析方法,对我国货物贸易流量影响因素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探讨了什么是RCEP及其发展历程,其次对我国与其他RCEP成员国间的货物贸易流量进行描述性统计,接着对货物出口流量与GDP等诸多影响因素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再通过对描述性统计和计量研究进行总结,认为我国与其他RCEP成员国间的货物贸易增长较快但增长率并不稳定,GDP和距离因素是影响相互间贸易的主要因素,人口数量、TPP及FTA是次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6.
中国-中亚新丝绸之路经济发展带构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丝绸之路交通走廊的初步建成,对进一步推进中国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实现新丝绸之路从“交通走廊”向“经济发展带”的转型提出了新要求、创造了新空间。新丝绸之路是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和关联带动作用为目的的中国—中亚跨国带状经济合作体。目前,中国—中亚各国已进入经济快速增长期,新丝绸之路的交通走廊初步建成,经济发展带的资源、产业和城市等支撑条件现已初具规模。合作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发展带,将为中国和中亚国家更好地参与经济全球化,最大程度地化解全球化风险,实现民族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机遇。  相似文献   
107.
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加强研究其理论体系和系统性,探索科学的思想方法及观念,积极参加与之相适应的新制度、新机制、新政策的设计。哲学社会科学要坚持科研为民,把研究民生问题放在突出位置;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把握和处理好应用对策研究与基础理论研究、整合社科研究“五路大军”资源与发挥各自特长、研究成果的质量与数量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08.
包容性增长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科学的可持续的增长,并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发展相和谐的增长。包容性增长是对科学发展观"人本精神"的进一步阐释,其目的是让更多的老百姓能够享受到这种发展的成果,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包容性增长与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个重要理念,二者统一于中国未来发展战略之中。  相似文献   
109.
从经济伦理的角度探讨警察腐败,重在公权力与个人私利和“经济人”和“道德人”的理论解构,对警察腐败进行具有明显学科表征的应然分析,以期为研究警察腐败问题提供多层面的理论参考,进而为遏制和预防警察腐败提供新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0.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或有负债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地方政府或有负债具有促进经济增长、维护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但规模如果过大,地方财政与经济的稳定运行极有可能遭到损害。政府或有负债管理的目的并非简单地消灭或有负债,而是如何保持其适度规模,防范化解可能存在的财政风险,以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实现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