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2篇
  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73篇
工人农民   82篇
世界政治   73篇
外交国际关系   76篇
法律   542篇
中国共产党   69篇
中国政治   158篇
政治理论   195篇
综合类   516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31.
社会资本是倍受当今社会科学领域关注的热门概念和分析的重要起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与国家已不能也无力承担起正义实现的全部内容,社会资本理论的兴起为正义实现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丰富的社会资本能使公民自觉并自愿地服务于公共利益,促进社会调剂,以实现社会经济平等;提高公民道德自律,确保公民自由的实现;并使社会拥有大量社会信任与自组织网络,增强社会合作,实现社会正义。  相似文献   
232.
马克思的“异化”和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是学术界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主要借助《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历史与阶级意识》的思想资源,试图在二者的互动中,澄明以下三个问题:在思想史的背景中厘清对象化、异化和物化及其之间微妙而又深刻的交融和差异;异化和物化都是对现代社会人的存在境遇的哲学表达和真实写照,反思卢卡奇提出物化的时代必然性;在克服异化的途径上,马克思强调“生产之路”,卢卡奇侧重“意识之路”。笔者以为,要真正克服异化,必须借助马克思和卢卡奇的思想资源,同时只有将二者更好地整合起来,才是一条出路。  相似文献   
233.
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除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外,还有一个被忽略的重要因素——社会资本。社会资本为技术创新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文章将社会资本理论融入到技术创新理论中,探讨了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信息需求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试图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新的视野和思路。  相似文献   
234.
林育芳 《桂海论丛》2011,27(5):98-102
农民增收难,根本原因是农民人力资本存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农民被排斥在较高端的分工与分配体系之外。优化分工、提升农民人力资本能带动农民收入增长,带来财富增长效应与财富配给效应。建议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促进区域内专业化分工;放开国内市场,着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教育培训等公共品的提供,引导农民契合较高端的社会分工;鼓励农民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并保障农民收益。  相似文献   
235.
Public value is a concept used to evaluate government acts and social affairs and is especially useful for evaluating ethical issues from a non-economical perspective.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public values of China’s public policies related to human organ procurement and distribution, with the assistance of case and survey studies, and summarizes the value hierarchy or value tendency that the Chinese government wants to express through its policy design and practice.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understand national ethical policies and to determine what public values deserve to be prioritized in this field.  相似文献   
236.
"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准确理解和把握其内涵、外延意义重大."以人为本"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与西方的"人本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37.
This study argues that the nature and intensity of a person's relationship with God creates a transposable cognitive schema that shapes people's views toward public policies such as executing convicted murderers. In this context, we investigate whether Americans who report having a close personal relationship with a loving God are less likely to support the death penalty. We hypothesize that such a relationship tempers the tendency to see punitiveness as an appropriate response to human failings. Individuals who hold a loving God image are more likely to believe that God responds to those who have “failed” or “sinned” by demonstrating unconditional love, forgiveness, and mercy. Accordingly, support for capital punishment is problematic because it contradicts the image of a merciful, forgiving deity; God's purpose—and admonition to believers—is to demonstrate compassion toward those who have trespassed against others. We test these possibilities using the 2004 General Social Survey (GSS). Controlling for a range of religious factors and other known predictors of death penalty attitud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mericans with a personal relationship with a loving God are less likely to support capital punishment for convicted murderers.  相似文献   
238.
基于企业文化的组织资本形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成员所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组织成员可以通过分享企业文化而产生凝聚力和创新动力.企业文化不仅能诱导企业组织成员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有效地转化为组织资本,而且能促使企业组织资本结构要素与工作任务之间产生协同效应.组织学习、文化调整、知识积累和引导组织成员行为是企业组织资本形成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239.
心理资本视角下企业员工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争压力考验员工的心理承受力,拥有心理健康的员工无疑是企业重要的竞争力.心理资本的出现为员工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心理健康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和提升员工心理资本,对象是全体员工,教育方式是教育咨询一体化,要以机制和积极的企业文化来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240.
韩中两国自1992年建交以来的20余年间,双方在经贸、教育、互访、国际婚姻、文化以及人力资源等领域的合作交往日益深化。其中,出版业奠定了所有交流领域的文化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到目前为止,韩中双方的出版业交流主要以纸类书籍为主。如今,随着IT产业的发达,孕育了电子书产生的背景,引起了图书史上的一场革命。要想促进电子书更广泛的交流,必须要加强著作权的保护,提高读者交付阅读费用的认识,普及价格低廉的阅读器,统一电子书的标准发展平台等问题要率先得到考虑与完善。电子书便利的使用途径、互联网简单的传播方式、低廉的购买费用和管理费用、大量传播、多媒体资源的有效利用等优点,可以更加有效地促进韩中两国的文化理解,增进友好关系。因此,电子书是两国文化交流不可或缺的新型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