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2篇
法律   201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15篇
政治理论   22篇
综合类   3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ABSTRACT

In contrast to recent work on England and other parts of Europe, research on petitioning in early modern Scotland is still in its early stages, notably in respect of its political significance in a comparative context.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supplicatory activity in Scotland during a crucial period in which the petition came under intense scrutiny. The 1630s saw a determined attempt by King Charles I’s Scottish government to clamp down on the use of supplications to express criticism of royal policy; assertive, but carefully controlled, petitioning was one part of a resistance strategy that resulted in the downfall of the king’s regime. When a new government came to power in 1638 headed by the Covenanters, petitioning activity came to be seen as a potential challenge to their authority. Petitioning does not appear to have invoked ‘opinion’ in 1640s Scotland as has been claimed for England; the printed petition remained a rarity in Scotland. Nevertheless constitutional reform, combined with the wartime conditions of the 1640s, generated more recourse to petitioning, and the government recognized opportunities to enhance its claims to legitimate rule.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f everyday petitions to the government during the 1640s shows how the narratives constructed by supplicants often sought to endorse its values and ideals, but that this type of petitioning was also used by supplicants to critique the government’s policies and hold it to its own rhetoric.  相似文献   
142.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议提到,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全会决议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从“基础性”到“决定性”只是几个字的改换,却充分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更为进一步持续健康发展中国经济打下了一个非常坚实的制度基础.本文试分析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呼吁将“有效的市场”与“有为的政府”结合,消除政府对市场遗留的干预和扭曲,让资源由市场进行配置,而政府应该在保护产权、维持宏观稳定、克服市场失灵上发挥作用,推动产业、技术、制度等结构的变迁.只有“有效的市场”与“有为的政府”结合,防止政府市场关系失位,才能应对发展中国家都会面临的中等收入陷阱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43.
深刻把握党的十八大的灵魂,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关键。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十八大的灵魂。这可以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十八大报告的内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根本保证等方面得以充分的证明。  相似文献   
144.
"康德"是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中的人物关键词之一。本文在《存在与时间》的视野内,试以《存在与时间》的行文为线索,对其中所涉及康德与存在问题、时间问题、"我思"、现象问题等进行论述,并对海德格尔和康德的相关理论有所展开。  相似文献   
145.
党的建设是重要法宝、伟大工程和重大课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认真思索、不断推进。党的十八大报告最后一个部分以“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主题,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如何抓好党的自身建设进行了科学部署。从党的十八大看党建科学化,既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又需要我们深刻认识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现实原因,还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总体部署。  相似文献   
146.
党的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中表现;是在中国新时代发展进步中发挥其方向性引领作用的需要;是以科学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武装全党的根本举措;是不断增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坚定性和自觉性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47.
该文运用点密度渲染、全局自相关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方法对中国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孵化器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在所考察样本及其时空阶段内,中国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分布密度基本呈现由东部沿海往西部内陆递减的特征,同时呈现孵化器数量空间集聚态势;第二,各个影响因素对科技企业孵化器效率的影响力度不同,且在中国的东、中、西和全国四个层面各因素的影响力度也存在差异;第三,不同因素交互作用后呈现双线性加强态势。创新水平、政府政策、基础设施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水平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效率有重要影响。不同地区为提高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效率,应注意多种因素的协同和搭配。  相似文献   
14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为此,我们要以"抓做创新重点、找准创新主体、注重部门协作"为关键,以"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市场体制、强化创新保障"为抓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149.
党的十八大对党校事业特别是党校科研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和任务。当前,努力把十八大精神转化为开拓党校各方面工作新局面的新理念和新实践,是各级党校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150.
党的十八大报告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更是指导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文献。它的理论意义在于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指导思想与时代内涵,而它的实践意义则在于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