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42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22篇
政治理论   28篇
综合类   4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本项研究对中国大陆31个省市不同社会群体(共计32504人)的审美价值观和闲暇价值观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公民的审美价值观在整体上存在一致性,但在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方面的部分项目上存在显著差异。(2)公民的闲暇价值观存在一致性,在闲暇时都比较注重自身素质、能力的提高,但有一定比例的公民有赌钱、喝酒行令的不良习惯。(3)公民的审美价值观和闲暇价值观间存在显著相关性,闲暇价值观是审美价值观的真实反映,也是人生价值观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12.
宪法的核心和根本是对公民在国家生活和 社会生活中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予以确认和保障,准确理解宪法这一精神实质,分析探讨维护公民宪法权利的难题和应对措施,对于进一步完善和贯彻落实宪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也是构建以人为本的民主法治社会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3.
现代社会是风险社会,国家应承担预防风险的义务。国家应承担保护权利主体在实现基本权利的过程中不受第三人侵害的义务。在紧急状态下,国家应对公民基本权利承担制度保障功能。这三层义务和功能层层递进,形成新时代国家对于公民基本权利保障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14.
ABSTRACT

For national publics, terrorism is today one of the key policy challenges facing European governments. Yet little is known about whether and how the objective national economic, societal and political context influences public opinion about terrorism. The present article addresses this gap in the current research. Using Eurobarometer data,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excluding a nation’s level of terrorism, no other objective national economic, societal or political indicator sways public attitudes towards terrorism. Objective national economic, societal and political factors are also found not to impac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izens’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public attitudes towards the same. Our results finally demonstrate that people’s perceived economic, cultural and physical (safety) insecurities tend to be a stronger predictor of these attitudes than the objective national context or (social) class differences. The article then discusse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ndings.  相似文献   
115.
物质帮助权来源于生存权,是中国宪法所确立的公民的基本社会经济权利,属于社会保障范畴.中国社会保障法体系由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构成.本文以公民物质帮助权的基础渊源为核心,阐述了物质帮助权属于社会救助的法律关系,国家在这种法律关系中扮演义务主体的角色,而公民是权利主体.阐明中国公民物质帮助权的实施保障机制及存在的问题,倡导对传统物质帮助权实施保障机制进行完善,建立以统一的社会救助服务网络为基本载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116.
陈可 《行政与法》2012,(12):36-40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要不断地进行社会管理创新并使其和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社会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公民民主权利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落脚点,社会管理创新是保障公民民主权利的重大举措,实现社会管理创新与保障公民民主权利的良性互动是学界需要研究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17.
Many scholars working within the tradition of critical studies are sceptical of the presence of visible security measures in urban spaces, arguing that they cause fear and facilitate the political control of citizens. A study carried out in Denmark in 2011 sought to capture, describe, and rank factors impacting positively or negatively on the feelings of safety of Danish citizens, when being in a crowded place. Surprisingly, the response to security measures like fences, cameras, and uniformed guards was positive. More visible security apparently reinforced feelings of safety.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findings and points to, amongst others, a high level of societal trust as one possible explanation.  相似文献   
118.
119.
进入信息社会以来,公众对政府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要成为良好的治理主体,政府信息公开是必要条件,政府信息公开是实现主权在民原则的保证,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同时也是制约行政权力,预防腐败,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方面走在了世界各国的前列,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120.
论"以德治国"的双重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治国包括行德政而治国和施德教而化民两个内涵.前者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后者是指用新型社会主义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去教育全体社会成员做社会主义新人.以德治国重在教化,要对党员干部进行道德教育,同时也要坚持对人民进行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