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3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5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篇
法律   219篇
中国共产党   29篇
中国政治   54篇
政治理论   92篇
综合类   20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1.
国际货物买卖所有权转移制度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金兰 《河北法学》2004,22(6):71-74
国际货物买卖中,货物所有权转移与买卖双方的基本权利的实现关系密切,与一方当事人破产后,另一方当事人权利的实现以及货物风险的承担密切相关。但是,各国在所有权转移的法律规定上存在严重分歧,这严重阻碍世界经济的发展。制定统一的所有权转移的实体法公约因此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12.
程淑娟 《法律科学》2009,27(1):73-81
近代以来,私人所有权的地位虽然十分重要,但它不是所有权的唯一形态。公共所有权起源于罗马法,它与私人所有权在对立中并存,从而形成了所有权观念的二元化。两类所有权界限的清晰,是各自独立存在并分别满足人类生活私人性和公共性需求的前提。当代中国的国家所有权是公共所有权中的一种,因此才具备自己的特征,我们不能以私人所有权的逻辑来否定国家所有权的性质。国家所有权并非公共权力。只有形成对国家所有权民法性质的确信,才能适用民法保护国家所有权。  相似文献   
213.
确信与限制——国家所有权主体的法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财产的所有权主体之一是国家,公共所有权与私人所有权共同组成了所有权的谱系,国家所有权是公共所有权的类型之一.我国对于所有权类型研究的方法论值得深刻反思.国家作为国家所有权的主体应当得到确信.全民所有是国家所有权的价值定位和合法性依据.民法中的国家,作为一个特种的社团,自古和率先被承认具有独立人格.国家作为所有权主体的人格应当与其公法人格相区分,并且受到公共利益的严格限制.  相似文献   
214.
适应社会化生产的客观要求建立公有制 ,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然而 ,怎样适应社会化的发展来建立公有制 ,却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 ,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确立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生产关系 ,从而 ,充分利用并合理开发劳动资源 ,以服从和服务于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改革。  相似文献   
215.
也论差猜时期泰国的印支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东南亚研究》2001,(1):25-28,32
柬埔寨问题产生后 ,印支政策是泰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差猜上台后实施的“战场变商场”政策因其变化性而受到广泛关注。该政策既反映了泰国政治变迁 ,又表现出泰国外交政策的继承性 ,同时亦展现了泰国的地区雄心。实质上 ,差猜时期泰国的印支政策是“双轨政策” ,即“一轨”为“战场变商场”政策 ,另“一轨”是 :以外长西提为首的泰国外交部实施 (与东盟集体政策一致 )的政策。双轨政策实质上反映了泰国国家利益 (远期与近期 )的分歧与协调及国家利益与东盟地区利益的分歧与协调。  相似文献   
216.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第5条(权利归属)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属于特定的民族、族群或者社群。此规定值得商榷。界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权利主体应当坚持个人优位主体、集体常态主体、国家候补主体的基本顺次,方能契合保障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有序使用,鼓励民间文学艺术传承发展的立法宗旨。  相似文献   
217.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与制度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目前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性质上是债权,物权化并不能够完全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关键在于物权法的制度选择。土地承包经营权应界定为法定物权,依照承包合同产生,无需登记。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探索集体土地所有制改革的前提。  相似文献   
218.
国防专利的特殊性研究——兼谈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之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炳斌 《时代法学》2007,5(2):78-82
关于国防专利的特殊性主要围绕权利归属和保密性两个问题展开。在权利归属问题上,有观点认为国防专利的所有权主体只能是国家,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依据有关法条和法理基础,国防专利权归属是多元化的。在保密性问题上,确实存在着与一般专利的公开性之间的冲突,这也是采取国防专利这种特殊保护模式的根本原因所在。国防专利是专利制度的一个例外。整个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国防专利保护对其他特殊类型的知识产权保护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19.
论集体土地所有权与土地承包经营权之间的冲突与协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体土地所有权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并行存在于农村土地上的事实决定了两者之间必然会产生冲突与协调的问题。现实中,集体土地所有权与土地承包经营权之间的冲突普遍存在于农村土地的调整过程中、集体收回承包地的过程中以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过程中。严格限制集体调整承包地与收回承包地的权利,允许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充分流转其承包地,建立集体土地所有权在土地承包经营权限制下实现的制度,可以达到协调两种权利的运行,构建和谐农村法秩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20.
空间权:一种新型的财产权利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王利明 《法律科学》2007,25(2):117-128
空间权是一种新型的财产权利,空间权可以与建设用地使用权相分离,成为一项独立的物权.当土地所有权与建设用地使用权发生分离之后,并不意味着空间权完全归属于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内容,土地所有权人也仍然在一定范围内享有对空间利用的权利.空间权归建设用地使用权支配的范围是有限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支配,而超出的支配范围由所有权人享有,并由所有权人进行支配.因而,对土地上下的空间,只要未予明确的,剩余权利都应归所有权人而不是使用权人享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