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8篇
  免费   14篇
各国政治   17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1篇
法律   653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59篇
政治理论   28篇
综合类   64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01.
The 1990s brought about a change in the international law of foreign investment due to the primacy achieved by the tenets of neo-liberalism. They drove concerns about the environment and poverty away from the concerns of the law and gave priority to the interests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by enhancing their ability for movement of assets and the absolute protection of these assets through treaty rules. The regime created by this law was operated through secure systems of dispute settlement through arbitration which also enabled the stabilization of these rules. In the process, private power of a section within the hegemonic state was able to subvert international law through the use of low order sources of the law and secure a system of investment promotion and protection. The restoration of the more universal theme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is necessary.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developments that accentuated the sectional interests of multinational capital and explores the means by which a change that reflects the global interests could be effected.
M. SornarajahEmail:
  相似文献   
202.
中、西法学语境中的“法律道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个人道德可以说一直是中国传统的"司法理论"或"司法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道德性是在这一层面进入中国传统"司法"的.而西方学者讨论的所谓的法律的道德性问题完全不同,概括起来是自然法和实证法的冲突问题.可以将中国传统社会案件审理中所涉及的道德称为"司法者的道德性",将西方法理学强调的道德称为"法律或司法的道德性".  相似文献   
203.
“十一·五”期间中国国家安全环境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的历史关键期,中国国家安全面临四大机遇和五方面的挑战,其中挑战尤显紧迫、棘手、严峻与突出.对此要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首先要牢固树立"大安全"观,明确国家安全战略主要任务;其次应推进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开展大国多极外交,确保中国的战略安全;第三要分片经营、稳打稳扎,以区域经济合作、反恐防扩散等维护中国的"大周边"安全;第四应明确将反独反民分与反恐防扩散列为"十一·五"期间中国国家安全的两大主要战略任务;第五需努力确保中国的能源与经济安全,尽早防范对外开放风险;第六是保障中国海外人员与机构安全,有效维护国内社会政治稳定.总之,应标本兼治,着眼长远与根本.  相似文献   
204.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下)——对苏力“本土资源论”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至2004年,中国法学在取得很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它的问题,而它的根本问题就是未能为评价、批判和指引中国法制发展提供作为理论判准和方向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这是一个没有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法学时代。据此,要对“中国为什么会缺失中国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这个理论论题给出回答,并对中国法学这一时代进行“总体性”的反思和批判。较为具体地讲,采用经过界定的“范式”分析概念,对中国法学中四种不同甚或存有冲突的理论模式即“权利本位论”、“法条主义”、“本土资源论”和“法律文化论”进行了深入探究。中国法学之所以无力引领中国法制发展,实是因为它们都受一种“现代化范式”的支配,而这种“范式”不仅间接地为中国法制发展提供了一幅“西方法律理想图景”,而且还使中国法学论者意识不到他们所提供的不是中国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同时,这种占支配地位的“现代化范式”因无力解释和解决因其自身的作用而产生的各种问题,最终导致了作者所谓的“范式”危机。正是在批判“现代化范式”的基础上,我们必须结束这个受“西方现代性范式”支配的法学旧时代,开启一个自觉研究“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法学新时代。  相似文献   
205.
禁毒警察是一支特殊的警察队伍,他们的职业具有高风险、高压力、高负荷、高诱惑的特点。他们在工作中所承受着高强度的心理压力,因此心理健康状况亟需关注。应对由职业带来的心理压力,需要公安机关警察队伍管理部门和民警个人共同作出努力,保障禁毒民警心理健康,才能为禁毒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6.
行政垄断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对其进行治理根除,已经迫在眉睫.行政垄断存在双重违法性,其本质特征是行政权的膨胀和对私权的干预.行政垄断规制悖论的产生,理论根源在于经济法、行政法部门法划分理论上的内在冲突以及由此造成的法律调整范围上的重叠.因此在对行政垄断进行规制时要坚持法律规制为主,系统监督和党纪监督辅助结合、反垄断法与行政法互相配合以及坚持结构、行为与结果认定行政垄断三原则,在具体的法律规制中通过调整反垄断法对行政垄断范围的界定、调整行政诉讼法和宪法时抽象行政垄断行为的规制以及建立行政垄断的责任制度来逐步根除行政垄断,加快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7.
由于人口的迅速增加,经济活动的不断深入,再加上扎龙保护区湿地保护的法律意识不强,执法不力,保护滞后等原因,使目前该地区湿地资源破坏比较严重,生物类型、数量急剧减少,水体污染,过度盲目开发等等问题十分严峻。立足于该地区湿地的实际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充分借鉴其他相关区域的经验和模式,打破传统的仅靠立法就能解决湿地问题的观点,科学分析,通过立法、执法、司法相互结合,构造起一个相对科学、系统的湿地保护法治体系,从而能真正地应用到实践中去解决问题,服务地方经济;同时,通过对扎龙地区湿地保护法律问题研究,能够为湿地保护的全国立法提供了良好的经验,推进我国湿地保护的法治进程。  相似文献   
208.
实务界和学术界对无经营许可销售侵权音像复制品行为的刑法适用都有不同的认识,主要争议在于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与非法经营罪之间是否存在竞合关系。以及属于何种竞合形态。从司法解释来看,侵权音像复制品是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犯罪对象,并为非法经营罪所排斥。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与非法经营罪的保护客体为排斥关系。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与非法经营罪不具有竞合关系。该行为只能以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定罪量刑。。  相似文献   
209.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它将改变传统的法律英语教学模式,开创性地从句子和词汇的学习上升为从篇章的整体意义和篇章分析角度进行教学,立足于语言使用和交际,使学生能够通过对语言内容的正确理解和准确表达来掌握语言形式和内容,并通过实际案例使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210.
《圆桌》2012,101(2):167-179
Abstract

Recent years have seen intense intergovernmental deliberations on issues concerning governance in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 Their aim has been to address the role of the institutions that provide platforms for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cooperation. There are two main lines of enquiry: the role of regime-specific institutions that cater to sectoral regulatory frameworks (popularly known as multilateral environmental agreements, or MEAs); and the role of institutions that are established to follow up on global environmental conferences or a specific environmental task. Most of these institutions reflect intergovernmental consensual process. However, there are concerns about their proliferation and there is a growing cacophony of calls to ‘bring coherence to the fragmented landscape of MEAs, intergovernmental bodies, UN system entities and othe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Sha Zukang (2011) ‘Legal and policy dimension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xpected contribution of Rio + 20’,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Law, 41(6), pp. 244–246, at p. 245). In fact the need to bring order to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has assumed great importance and urgency if environmental cooperation is to be achieved. This paper explores, in particular, the role of the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and its potential for conversion to a specialised agency of the U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