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法律   18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18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33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准确把握延安知识分子群体的内涵及基本特征是进一步研究该群体的前提和基础。延安知识分子群体是指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40年代初到过延安,以救国的革命理想为指导,并最终接受了中国共产党革命意识形态的知识分子的集合体。其基本特征是:来源面广,背景复杂;知识层次高,聚集了一批专家、学者;思想上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初步实现了与工农结合以及由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到无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转变;实现了延安各界知识分子的团结。  相似文献   
42.
五四时期的“随感录”创作延续了早期政论文对时事政治的关切和评说态度,同时也蕴含了更多的文学意味。李大钊和鲁迅是这一时期“随感录”创作的重要代表人物。前者有意拉开了政治和文学的距离,用自己的创作实绩表明政治文学化表达的可能性;后者以强大的个人能力为现代杂文的发展打上了鲜明的个人印记。他们共同丰富了五四时期的杂文创作,为现代文学文体的自我更新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43.
陆九渊是我国南宋时期哲学家,是中国古代理学家和“心学”的创始人。其思想体系对整个宋明时期的理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象山期间,写了《荆国王文公祠堂记》,并对王安石及其变法做了与众不同的评价,他一反时人对王安石的偏颇诋毁,在当时的政治气氛和浓厚的理学氛围中,可谓旗帜鲜明,振聋发聩,为后人公正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  相似文献   
44.
纵观整个现代文学史,很少有作家像鲁迅这样对中国传统民俗里令人不寒而栗的怨鬼、厉鬼情有独钟:不仅怀着丰沛的感情为之展开文学上的感性描述,还带着极高的兴致进行学术上的学理探究.通过分析其幼年时期所濡染的"自然鬼-人为鬼"、"无常-女吊"等互为张力的精神结构,可以看出鲁迅是以生命去拥抱这一异质性的浙东民间"鬼"文化,并将此蛮野文化带来的幽深"鬼气"和叛逆"毒气"融入到自身流淌着的血液中去.  相似文献   
45.
我们对儒家的“德育”思想有误解。事实上,儒家理解的“德育”应指一种“成德之教”,在根本的意义上,它是关于我们如何实现良心自觉的学问。儒家认为自觉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修身;一是教化。其根据是儒家所持有的独特的心性论。关于修身历来有“朱陆之争”,但事实上他们的不同只是一个强调在日常生活的具体道德实践中“逆觉体证”,一个强调通过格物、阅读经典等来觉悟而已,各有长短。同样,教化的根源性的方法是“启发”,它反映的人伦关系不是权力性的压制关系,而是出于一种天下一家、天下关怀的道德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恰恰反映了儒家积极性的人伦观。祛魅了这一人伦观,我们最终将无“家”可归。  相似文献   
46.
路翎创作的以《初雪》、《洼地上的"战役"》为代表的"志愿军题材"小说,作为一种艺术化的历史,对于我们解读那一场战争,认识1950年代的中国有启示意义。路翎的遭遇也告诉我们,新中国成立后,在新文艺"规范化"的过程中我们的作家和人民付出了多么惨痛的代价。  相似文献   
47.
乔慧 《青年论坛》2009,(5):112-116
德州卢见曾于乾隆诗坛位居显要,有海内宗匠之称,享风雅总持之誉,他主持红桥修禊,辑刊《山左诗钞》,一时传为盛事,是一位不容忽视的达官诗学家。其诗娴熟严谨,精纯浑厚,雅意德音,各臻其妙,引领以诗饰世的风尚,传达了盛世之音。  相似文献   
48.
《伤逝》创作动因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鲁迅与许羡苏交往共十余年,在写作《伤逝》时已相交五年,鲁迅对许羡苏一直有好感,而许羡苏对鲁迅则是敬中有爱,但始终缺乏使埂关系飞升到恋爱层面的契机,许羡苏的婚事因此被耽搁。在鲁迅与许广平确立恋爱关系并准备向新的生活迈进时,他在有意无意之间感到有愧于许羡苏,因此就虚拟自己若果真与她结合了,其结局必然会像涓生与子君那样,以悲剧告终,既然如此,还不如不结合。这样,鲁迅悬着的心终可平衡了。  相似文献   
49.
齐鲁文化是山东大地上孕育的古老文化传统,对于当今山东人的行为模式和思想观念仍然有很重要的影响,山东旅游主体文化模式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齐鲁文化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山东旅游者身上的中庸之道;二是山东人旅游过程中的重教求知意识;三是山东人旅游活动中的亲情人伦。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有助于了解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存趋向,也有利于山东客源市场的开发。  相似文献   
50.
鲁迅文化经典包含着丰富的现代性因素,对鲁迅文化经典的解读与阐释,既是文化上的寻根认祖,也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缺失的针砭和疗治。鲁迅研究应该在积极意义上参与当今时代,自觉地回应新时期现代化的思想文化主题,使其恒久的文化意蕴能与现实的社会需求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