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11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31篇
法律   31篇
中国共产党   93篇
中国政治   57篇
政治理论   49篇
综合类   1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01.
马克思在其思想发展进程中,不仅信仰过黑格尔哲学,也信仰过费尔巴哈哲学。马克思通过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清算(同时也是自我清算),才创立了他的新唯物主义。实事求是地肯定马克思思想发展中的"费尔巴哈派"阶段,理解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批判的真实内容,对于正确对待马克思、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02.
我国毒品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注重进一步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行政效益的今天,政府制定的每一项政策都应该体现一定的价值理念,我国的毒品政策也不应例外。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我国的毒品政策所造成的价值困境进行了分析,对我国未来的禁毒工作提出了要"打防并举"等观点。  相似文献   
403.
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马克思主义观,经历了一个确立、成熟和深入发展的阶段.从发生论、本质论、结构论、特征论和价值论等方面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从认真地学习和研究、完整准确地理解、既坚持又发展、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说明了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这一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04.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品质.如果从历史的角度分析,"继生性"则应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另一伟大品质,是与时俱进理论的基础.历史发展的轨迹告诉我们,创新理论思想的析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偏差不断得到修正的结果,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表现,另一方面则是继承与发展的成功举证.  相似文献   
405.
关于一个财政模型的错误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继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从1996年至2003年多次再版和印刷的<西方经济学>(下册宏观部分)教科书,关于财政模型证明和结论的若干次不同修改,关于推导出的含税率的税收乘数及其等于1的平衡预算乘数、含税率的转移支付乘数有明显的缺陷.  相似文献   
406.
对问题意识的反思代表着理论生产的自觉。在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对象化、借由学科史评估的方法论建设以及独立的本土实证研究等已经成为引领这一学科发展的突出问题。在这些问题支持下,通过建设处理异质素材的研究模式,形成科学对话平台,已经成为这一学科快速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407.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出现的大量政治经济研究集中关注经济政策背后的政治活动,本文按学科属性将这类研究归为经济学的政治经济研究,以区别于其他学科如政治学或历史学的政治经济研究,这有助于澄清当前因“新政治经济学”这一笼统概念所产生的认知混淆。本文提出,经济学之所以进行非市场领域的分析,归根结底是为了降低或避免市场失灵,仅从这一点看,经济学的政治经济研究与主流经济学非但不是背道而驰,而是志趣相投。  相似文献   
408.
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创立了衅证唯物主义。如何理解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关系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理解。把辩证法规定为思想内容自己运动的真理,并在思想内容自己运动的客观性和历史性的基础上确立思想内容的真理性是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批判地吸取这一“舍理内核”,才能避免辩证法理论的形式化、经验化.才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相似文献   
409.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critical analysis in examining narratives on Zidisha.org, a microlending site that facilitates loans to the poor, building on media scholar Mark Andrejevic's conception of the digital enclosure and the critical anthropology of development scholar Anke Schwittay's theorisation of financial inclusion. Online microlending sites like Zidisha have wide-reaching implications for policy and development initiatives. The study's findings suggest that perceptible signs of the contemporary neo-liberal effort to assemble ordinary people through Web 2.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socio-financial enclosure are riddled with issues of control and surveillance, coupled with a paradoxical meaning of the financial inclusion concept.  相似文献   
410.
This article reports on a study that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s in access to, and utilisation of, agricultural credit among subsistence farmers in Pakistan. Primary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87 randomly selected subsistence farmers. Results show that subsistence farmers with more land had greater access and utilisation, and that education, experience, type of farmer, and landholding size were significant factors influencing access to credit. As subsistence farmers with the least land were the most disadvantaged, there is a need for revamping the credit policy to protect their interests. Moreover, simplifying the existing complex procedures involved in securing agricultural credit is highly recommend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