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67篇 |
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18篇 |
工人农民 | 43篇 |
世界政治 | 21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25篇 |
法律 | 303篇 |
中国共产党 | 38篇 |
中国政治 | 135篇 |
政治理论 | 102篇 |
综合类 | 38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18篇 |
2020年 | 22篇 |
2019年 | 23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26篇 |
2016年 | 31篇 |
2015年 | 29篇 |
2014年 | 37篇 |
2013年 | 85篇 |
2012年 | 73篇 |
2011年 | 58篇 |
2010年 | 48篇 |
2009年 | 70篇 |
2008年 | 74篇 |
2007年 | 75篇 |
2006年 | 68篇 |
2005年 | 69篇 |
2004年 | 55篇 |
2003年 | 67篇 |
2002年 | 52篇 |
2001年 | 29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当前,高校德育的实效还没有达到社会的期望。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的重要环节就是要改变传统“灌输式”的德育模式,结合时代背景和社会热点,构建大学生德育教育体系。奥运会具有国际化和全民性的特征,是高校开展德育的重要契机,奥运期间及奥运后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具有特殊的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92.
周家荣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9,22(1)
生命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体现与重要路径,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命教育提升了受教育者价值创造的认知水平与实践能力;二是生命教育提升了受教育者对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认同;三是生命教育提升了受教育者践行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能力。 相似文献
93.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弊端”论之辨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金银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
《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规定了诸多可以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是"铁饭碗";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只是五种形式的合同之一,况且,《劳动合同法》还增加了企业解除合同和裁员的规定,不会导致用工机制僵化;所谓"人力资源成本的增加"实质上是一些违规企业承担了本来就应该承担的义务;《劳动合同法》向劳动者倾斜是实质公平的体现,但并不会因此不保护企业的利益,从长远看,企业和劳动者的利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4.
郭永生 《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5(6):49-53
警察腐败在我国还普遍存在,导致警察腐败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而道德上的原因主要表现在道德信仰和道德信念危机、道德人格异化、道德心理失衡。预防警察腐败,除了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外,还必须提升警察的道德素质,这样才能真正从源头上起到预防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
确立自觉的责任意识和培养强烈的道德责任感,从权力本位转变为责任本位,是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人民警察具有其自身的职业道德责任特点、承担职业道德责任的限度以及增强职业道德责任感的途径。 相似文献
96.
当代西方青年道德教育管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世界正处在一场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全方位的社会变迁之中,受此影响,各国青年在道德价值观上也产生了一些新的特征和问题。这些都对当前各国青年德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此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通过研究和借鉴西方国家青年德育的有益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创新青年德育的内容、方式、方法,对于我们有效开展我国青年思想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7.
吴裕根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26(3):30-34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由传统文化建构的意义世界的解体,不少青年人在面对瞬息万变及复杂多样的现代生活时逐渐丧失了支撑其生命活动的价值资源和意义归宿,产生了身心分离的碎片感、疲惫感、宿命感和孤独无助感。对此,德育工作必须改变过去“纯工具化”理性,赋予当代青年更多的人文关怀,如生命情感关怀、终极信仰关怀、社会责任感关怀和苦难与死亡意义的关怀等,引导他们超越自身的有限性和现实的物质纷扰,追求生命的永恒价值。 相似文献
98.
99.
Jill Dobson 《Japan Forum》2016,28(4):486-510
After her life-changing sojourn in the Soviet Union and Europe in the late 1920s, Miyamoto [Chūjō] Yuriko (1899–1951) devoted herself to the cause of communism. Her ideological conversion was root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modern city – in particular, Moscow and London – and the close interrelation between literary and filmic modernism and the modern city is evident in two key articles she wrote during her time abroad. In this article I will analyse how Yuriko represented her profoundly political experience and interpretation of two cities embodying alternative, opposed modernities – communism and capitalism – through modernist literary techniques and the new artistic technology of film. 相似文献
100.
俄罗斯转轨时期的产物:俄罗斯新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新贵是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迅速暴富起来的人。他们追求西方的生活方式,过着奢侈腐烂的生活,道德发生了扭曲。他们的暴富没给俄罗斯国家和社会带来什么好处,反而给俄罗斯青年心理和价值观造成很坏的影响。如何运用法律手段治理这些人的违法行为,如何唤醒被他们毒害的青年人的道德理性和爱国主义思想,是俄罗斯政府和社会急需解决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