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篇
  免费   14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123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35篇
政治理论   44篇
综合类   10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法律上的合理性原则,一般与自由裁量权紧密联系。在刑事法律领域,合理性原则与罪刑法定原则一样,其出发点在于对国家行使刑罚权进行必要的限制。在现代刑法理论中,罪刑法定原则最能体现出合法性原则对刑事裁量权的制约。但是,罪刑法定原则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这需要合理性原则加以补充;并且,在合法性的前提下,刑罚权的运用、法律解释以及刑事司法中的法官释法、自由裁量等,还需要以合理性加以限制,才不会出现形式的公正造成了实质的不公正的局面。  相似文献   
92.
回避事由是整个诉讼回避制度的核心,是构建整个诉讼回避制度的基石。目前我国立法及司法解释有关回避事由的规定还很不完善。正确的做法是,当与案件代理律师之间存在"近亲属"或"同学、师生、战友、曾经同事"关系时,法官应回避;而若存在"朋友或好友"关系,则法官不应回避。此外,为了使回避事由的扩张现实化,还对回避事由扩张做了具体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93.
政治参与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又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因此是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意。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下,政治参与具有有序性、理性、适度性、层次性等特性。  相似文献   
94.
物证技术科学的继续发展应当立足于对其理性因素的重新审视以及对其非理性因素的克服。物证技术理性的三大构成,即证明方式变革、基础理论的发展、基础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是物证信息调控理论提出的基础。这种理论可用以分析物证技术在现场勘查的认知模式、操作程式及评价机制中存在的非理性因素,进而为克服这些非理性因素提供实质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5.
理性本应在活生生的历史中获得文化的内涵,它是一种深刻的文化象征。以理性作为理论视角,可以将中西文化作最好的辨异,为此,必须对之作新的概念区分。自然理性与属人理性的划分克服了以前的种种弊端,具有极大的理论与实践的意义。  相似文献   
96.
官僚等级制下的行政执法只在本部门管辖范围内行使执法权力,而权力是存在边界的,边界之间存在交叉地带和真空地带,当出现跨界公共问题时,就会发生权限冲突,它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法律打架"首当其冲。虽然我国探索出多条解决方法,但依然存在不少缺陷,我们可以从五条路径入手解决行政执法权限冲突,分别是完善立法的途径,争议裁决的途径,行政协调的途径,消除执法利益,打造高素质执法队伍的途径以及跨部门合作的途径。  相似文献   
97.
刘英 《思想战线》2005,31(3):20-22
康德哲学从其"理性"概念出发演绎出"自由"概念.他的"理性"概念包含了西方传统哲学中关于理性概念的两大精神要素,即"努斯"精神与"逻各斯"精神,从前者演绎出理性的"先验自由";从后者则演绎出理性的自我规范性,即意志自律.他论证这种基于纯粹理性基础之上的自由则是为了确认人是目的本身.  相似文献   
98.
现代新儒学的发展有两条路线:一条是中国五四运动后的现代新儒学,主要是突出本体和道德形上学,其“内圣开出科学民主”之说并不具有实践的操作性;另一条路线是日本、韩国的家族管理模式的现代新儒学,在企业文化的基础上,产生了政府、金融、企业三合一的“东亚价值”,对经济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9.
Participatory governanc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s broadly viewed as an essential prerequisite for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public projects. However, it poses many challenges for public bureaucrats in terms of their skills and willingness to engage citizens. Despite the growing evidence of the pervasiveness of participatory governance, research to date has not explored bureaucratic readiness to adopt participatory practices. This research presents findings of a bureaucratic readiness assessment for participatory governance in Bangladesh by exploring how public bureaucrats perceive the value of participation; how they are educated to collaborate with stakeholders; and the extent to which their attitudes are amenable to enhancing participatory governance.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we can classify readiness in terms of both motivational and educational factors. The study has implications for how readiness can be developed in public officials that may assist in fostering participatory governance in Bangladesh and be informative to other countries experiencing similar issues.  相似文献   
100.
“理性功利主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功利主义中存在着许多非理性因素 ,它“片面求利”、甚至不惜牺牲集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来追求一己之利和一时之利。因此 ,传统功利主义必须进行理性化改造 ,建立“理性功利主义”。理性功利主义强调“理性求利”,坚持手段与目的的统一 ,功利与道义的统一、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统一。“理性功利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