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5篇
  免费   95篇
各国政治   84篇
工人农民   174篇
世界政治   37篇
外交国际关系   86篇
法律   407篇
中国共产党   341篇
中国政治   753篇
政治理论   562篇
综合类   154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276篇
  2013年   339篇
  2012年   313篇
  2011年   326篇
  2010年   259篇
  2009年   284篇
  2008年   269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257篇
  2005年   249篇
  2004年   259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国民党地方实力派是中国近代历史条件下演化出来的情况复杂、派系众多的军事政治集团,中共与这些派系的关系是国共关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党地方实力派在抗战时期表现不同,因而中共的统战政策也随之有所变化。对这一时期统战工作的研究或许对目前的台湾问题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2.
为了纪念严复诞辰150周年,了解青年眼中的严复,我们对福建师范大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表明,严复在青年大学生中知名度较高,多数青年大学生能较为准确的把握住对严复的历史定位,但对于严复作为近代启蒙思想家的历史文化内涵理解还不够深刻,对严复文化遗产的关注不足。笔者还对宣传严复和保护严复历史文化遗产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3.
小国自由民主 ,但却因弱小而易被外国势力灭亡 ;大国繁荣强大 ,但却易出现专制腐败而灭亡。如何把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与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 ,解决规模带来的困境 ,联邦主义“运用许多共存的、相互交叉的政府单位”提供了解决的方法 ,既有统一的联邦 ,又有自治的州和各级地方政府 ,在自由、活力与统一、秩序之间达到了平衡 ,使美国“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 ,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  相似文献   
64.
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教育特征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文化的兴起和发展,一方面正加速改变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另一方面也给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方式和途径带来严峻挑战。着力研究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教育特征,积极探索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具体对策,是新世纪大学生思想教育适应网络化时代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6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对高校共青团工作的职责提出新课题;高校学生的思想状况、成才需要要求高校团组织调整工作思路、完善工作范畴;了解青年学生的需要和所想,适时地做好服务工作,是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重点和着力点;积极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青春创业行动”和“青年维权行动”是当前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青年的重要举措和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6.
本文通过对某课程的不同阶段不同师生互动方式的分析,探索高校扩招后如何使教学更有效这一问题。在课程初期,通过事前评估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并运用元认知发展模式分析即将开始的教学过程;教学中期阶段主要采用学生团队合作的形式,课内和课外互动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在课程结束阶段,采用课题发表和期末评估的方式总结教学经验,最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7.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心理健康已成为广大心理学专家和高校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重要课题。社会因素、文化因素、校园氛围因素及个体有关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68.
公安院校英语教学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正处于新一轮的改革之中。置身于这样的改革潮流之中,我们有必要研究、了解并把握这场改革的实质精神,并以此为依据研究适合我国公安院校英语教学的途径。  相似文献   
69.
This article explores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citizens’ reliance on cues and values in political thinking. It uses experimental evidence to identify which citizens are likely to engage in heuristic processing and which citizens are likely to engage in systematic processing in developing opinions about a novel issue. The evidence suggests that political awareness crisply distinguishes between heuristic and systematic processors. The less politically aware rely on party cues and not on an issue-relevant value. As political awareness increases, reliance on party cues drops and reliance on an issue-relevant value rises. Need for cognition fails to yield clear results. The results suggest two routes to opinion formation: heuristic processing and systematic processing. Political awareness, not need for cognition, predicts which route citizens will take.  相似文献   
70.
In spite of the attempts, in the most recent years, to introduce simple, accountable and rule‐based mechanisms governing the flows of funds for Romanian local governments (LGs) there is evidence showing that deviations from the norms are still widespread and undermine the stated goals of many policies.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to what extent the political factor (party affiliation, i.e. local informal power networks) interferes with the allocation of public funds as far as three main areas of decentralised policy are concerned: (i) the general purpose equalisation transfers; (ii) the Roads Fund grants and (iii) the transfers for financing the pre‐university education. These components represent a relatively large share of the local budgets and are illustrative for two important attributions Romanian LGs perform today: maintaining the local infrastructure and providing essential social services. Through a set of variables—measuring, on the one hand, the real pattern of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on the other hand, the intensity of politicisation in the three areas—we tested the hypothesis that intergovernmental financial flows in Romania are to a large extent captured by rent‐seeking groups. It turns out that this is indeed the case with the funds for infrastructure, and much less so with the transfers financing pre‐university education. Some conclusions from these contrasting situations are drawn which reflect on the broader discussion, the link between decentralisation and corruption. Copyright © 200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