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22篇 |
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46篇 |
工人农民 | 114篇 |
世界政治 | 43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126篇 |
法律 | 71篇 |
中国共产党 | 117篇 |
中国政治 | 163篇 |
政治理论 | 146篇 |
综合类 | 21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26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30篇 |
2017年 | 34篇 |
2016年 | 23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84篇 |
2013年 | 146篇 |
2012年 | 60篇 |
2011年 | 52篇 |
2010年 | 44篇 |
2009年 | 57篇 |
2008年 | 54篇 |
2007年 | 43篇 |
2006年 | 52篇 |
2005年 | 52篇 |
2004年 | 65篇 |
2003年 | 62篇 |
2002年 | 39篇 |
2001年 | 34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Today expectations of accountability and trustworthiness in governing entities is greater than ever before. The process of change has been given impetus by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resulting in e-government and e-democracy. This research aims to analyze transparency and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in Italian and Spanish LGs. The web pages of Italian and Spanish LGs with more than 100,000 inhabitants are analyzed using twenty determinants of fiscal transparency and eight determinants of e-democracy. Results show considerable similarity between Italian and Spanish LGs with regards to the disclosure of financial information, while the adoption of e-democracy tools requires further development in both countries. 相似文献
862.
《Journal of common market studies》2018,56(6):1323-1344
Do EU citizens’ preferences shape EU immigration policy? Using mixed‐methods and a unique data source on policy‐making in the EU Council of Ministers, we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assess the link between public sentiment and immigration policy‐making. Accounting for the economic, political and institutional context, we find that domestic public opinion does not play a central role in the policy positions adopted by Member States nor in the salience Member States attach to immigration issues during the negotiation process. We discus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for our understanding of how EU immigration policy reacts to public opinion. 相似文献
863.
中国处于经济体制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关系重组、利益格局变化的特殊时期,在劳动者面临诸多困境的情况下,传统意识形态所坚持的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空心化,造成民主管理和职工合法权利的缺失。本文提出创新工作场所的民主参与形式,并从重构工人参与的理论、挖掘本土化的民主管理资源、政府要对工作场所中劳动关系进行积极的干预、加速工会组织内部的民主化进程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工作场所的民主参与的路径。 相似文献
864.
欧洲民主社会主义的宗教理论和宗教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凯成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1(4):61-65
当今世界社会主义众多流派中 ,民主社会主义是一个影响力很大的流派。作为一个完整系统的思想理论体系 ,民主社会主义的内容十分广泛 ,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国际等各领域。本文仅对欧洲民主社会主义的宗教观、宗教理论和宗教政策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865.
对于党内民主建设和发展来说,保证党员的权利是党内各项制度得以有效落实和运作的前提,而党内各项制度的有效运作则是党员权利实现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866.
杨冬梅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20(4):18-22
修改后的《公司法》更加强调公司的社会责任并突破了所有制限制,使非公有制企业实行民主管理有了法律依据;而对于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中职工代表的比例、产生方式等也作了明确规定;此外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也为职工董事监事作用的发挥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867.
试论人大制度作用在法律文本与政治现实上的不对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文明的精髓是关键在于制度建设.作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和民主政治建设重要载体的人大制度,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其作用在法律文本与政治现实上存在明显的不对称,需要通过优化人大工作环境、完善根本政治制度、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等途径,使人大制度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868.
“民主和平论”认为 :民主国家间没有或很少发生战争 ,“非民主国家”是战争的根源 ,扩大民主是维护和平的必然要求。“民主和平论”并不符合历史事实 ,它是推行人权外交的新干涉主义的理论基础。民主与和平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 :国际社会的和平不仅需要一国内部的民主 ,更需要国际生活中的民主 ;民主只是影响国际和平众多原因中的一个 ,它对和平的影响是有限的 ;“民主和平论”主张建立的和平本质上是建立在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基础之上的西方国家之间的局部和平 ,世界总体和平的巩固和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呼唤新的民主 相似文献
869.
五四前后的思想文化运动为什么没有产生有效的现代宪政制度,因为我们缺乏形成和革新制度的能力。制度经常是利益斗争和调和的产物;制度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基本共识基础上;制度的构建还需要法治文化、社会和经济因素以及制度本身的作用。 相似文献
870.
聂金山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9,2(6):41-45
"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井冈山道路,不仅是一条将中国革命引向成功的胜利之路,一条符合当时中国国情和革命形势的科学发展之路,而且是一条艰辛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效的民主实践之路。井冈山时期的军队民主建设、政权民主建设、经济民主建设不仅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巩固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为以后的根据地建设、党的建设、军队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