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9篇
  免费   32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9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292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130篇
政治理论   42篇
综合类   33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盗窃罪与职务侵占罪的辨析一直是办案实务中的争议难点。文章对盗窃罪及职务侵占罪进行细化分析并就如何准确定性进行了研判,提出四大定性法则:即"工作之便"抑或"职务之便"定性法则,是否"具有合法权限持有、管理单位财物"定性法则,法益定性法则,被侵犯财物的状况定性法则。  相似文献   
52.
行政复议法的审查方式分为书面审查和非书面审查两种审查方式,不同的行政复议审查方式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关键性规则和隐藏在其背后的目的要求。行政复议审查方式的选择不仅受制于行政复议的目标定位、复议案件本身性质这些内部因素,而且还受制于行政复议在整个权利救济体系中的目标定位、当事人的真实诉求这些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53.
信息引导职务犯罪侦查是一种全新的侦查模式,这种模式的实现主要通过对信息的收集、管理、研判和共享等措施,使高科技与侦查工作有机融合,从而提升职务犯罪侦查部门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4.
记者在采访中经常面临职责与伦理“二律背反”的冲突。职责与伦理的涵义分歧,以及公众对记者的角色误读是形成冲突的两个主要原因。应对冲突,记者取舍的首要尺度是“公共利益”,制度设计也有助于化解冲突。  相似文献   
55.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所处的社会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与此相适应,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功能定位从“行政化”逐步调整为“政党化”,功能实现途径由主要依靠行政权力逐步调整为主要依靠思想政治工作、服务群众。把握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调适的主要内容及其趋势,对于当前及今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有着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56.
目前我国对未成年人侵权的法律责任采取统一由监护人承担的方法,没有考察行为人的过失能力,也没有考察行为人的过失,这样的立法简单粗糙,极不完善。可以借鉴美国法的未成年人注意义务,丰富我国的立法内容,完善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57.
论共同过失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同过失犯罪是指负有共同平等注意义务的二个以上的行为人,由于共同的不注意,共同实施或者促成了违反共同注意义务的行为,造成危害结果发生的一种共同犯罪形态。共同过失犯罪是共同犯罪的一种客观存在形态。不能因为刑事立法的规定和传统刑法理论就否定其存在的价值,而将其排除在共同犯罪之外。在具体司法实践中在确定共同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时应该考虑过失程度、行为人所处的地位和行为与结果发生的原因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58.
政治性与法律性是宪法固有的两种重要属性。其中,政治性是最根本的,法律性是基本的,两者是政治性主导下的辩证统一关系。合理定位宪法政治性与法律性之间的关系对于推动我国宪法学的中国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宪法实施保障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9.
作为对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察权的一种监督制约机制,人民监督员制度正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但自该制度诞生之初便争议不断,诸多焦点问题亟待厘清。本文首先从该制度实施现状出发,进而通过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横向比较探讨了立法时机问题,并对该制度的正当性基础进行了分析,文中最后提出了完善该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60.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termination of employment because of the conduct of the employee in her leisure time, in the light of the right to private life. It explores the impact on the retention of employment of activities taking place outside the workplace and outside working hours, and argues that the approach of UK courts and tribunals, which is based on a primarily spatial conceptualisation of privacy, is flawed. A fresh approach to privacy, resting on the idea of domination, is proposed, which is sensitive to the particularities of the employment relationship. Considering the fairness enquiry in dismissal, it argues that off‐duty conduct may lead to lawful termination of employment only if there is a clear and present impact or a high likelihood of such impact on business interests; a speculative and marginal danger does not suffice. It further proposes that a particularly meticulous test is appropriate when certain suspect categories, such as the employees' sexual preferences, are at stak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