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9篇
  免费   36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22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397篇
中国共产党   36篇
中国政治   121篇
政治理论   30篇
综合类   38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研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莉  曾国真 《河北法学》2012,30(7):139-142
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使食品安全问题成为我国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食品安全法》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但却没能有效解决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从我国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的现状起笔,分析日前国内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的不足,并从道德建设、行政处罚制度、民事赔偿制度、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平衡城乡执法力度等角度努力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52.
以限制证据证明力为核心的新法定证据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瑞华 《法学研究》2012,(6):147-163
中国证据立法遵循了一种以限制证据的证明力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即“新法定证据主义”的理念。证据法不仅对单个证据的证明力大小强弱确立了一些限制性规 则,而且对认定案件事实确立了一些客观化的证明标准。这一证据理念的出现,与立法者对证据真实性的优先考虑、对法官自由裁量权的限制有着密切的关系,也与刑事诉讼的纠问化、司法裁判的行政决策化存在因果关系。这一证据理念及其影响下的证据立法活动,固然有其现实的合理性,却带来了一系列弊端。要推动中国证据立法的健康发展,需要对“新法定证据主义”及其影响下的证据立法进行理论清理,并创造条件消除促成这一证据理念产生的制度土壤和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53.
目前我国刑事起诉书制作中存在制作标准不统一、制作语言不规范、制作技术不精密、制作态度不认真等问题,难以适应检察机关刑事起诉书功能的转变。为适应现实需要,检察机关刑事起诉书制作改革应以规范化、说理化及量刑建议为重点,并在理念层面、规范层面及机制层面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54.
抽象行政行为作为具体行政行为得以实施和发挥效力的前提和依据,对其进行司法审查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着重探讨了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的学理基础,并提出了对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的标准:应坚持法制统一的标准,稳定性、连续性的标准和合理解释的标准。  相似文献   
55.
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现状、问题及其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国华 《中国发展》2007,7(4):78-81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中国在推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上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无论在制度建设还是在实践环节都还存在诸多问题,该文对这些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6.
法条竞合表面上符合数个犯罪构成,但最终适用的只是单一规范,其他规范在评价及适用上均被排除,这种现象体现在规范上的关系就是:法条竞合既有犯罪构成的逻辑关系,也有犯罪构成的评价关系。法条竞合以具体犯罪行为为前提,因此属于罪数形态论范畴,是本来的一罪。法条竞合有特别关系和补充关系两种类型,其适用的法律原则是特别法优于普通法。  相似文献   
57.
方金华 《桂海论丛》2007,23(4):64-66
我国现行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带有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与我国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补偿标准的诸多缺陷不仅严重违背公平、正义之原则,也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产生严重隐患。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现行土地征用补偿标准所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改革现行土地征用补偿标准,保护失地农民的利益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8.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爱国是道德的灵魂.守法是道德的后盾.明礼是道德的窗口,诚信是道德的支柱.团结是道德的品格,友善是道德的标准,勤俭是道德的传统,自强是道德的追求,敬业是道德的表现,奉献是道德的境界。  相似文献   
59.
办好银行是一个经济目标 ,也是一个政治目标 ,有着丰富的政治、社会内涵 ,意义重大而深远。“三个代表”思想体现到银行 ,就是办好银行 ,支持经济 ;就要与时俱进 ;就要破除“官本位”意识  相似文献   
60.
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理论上存在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之争,二者都是在认识论角度论证,因此应引入价值论分析方法.国外存在客观的"排除合理怀疑"和主观的"内心确信"的证明标准,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在具体界定我国"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时,应当根据所要证明的罪行轻重,适用不同的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