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篇
  免费   2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232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29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19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法律规范与个案裁判基本矛盾的法哲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规范与个案裁判的矛盾贯彻于司法审判的全过程。两者的矛盾体现在 :抽象与具体 ,一般与个别 ,静态与动态 ,而法官通过对案件的审理探求公正判决的活动正是以解决规范与裁判的对立统一为己任。  相似文献   
382.
侵权法上的因果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毅 《时代法学》2004,2(5):45-51
侵权法上因果关系可分为责任成立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和赔偿范围上的因果关系。责任成立意义上的因果关系无论在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都可分为事实因果关系和法律因果关系。事实因果关系的判定以哲学意义上的因果关系的判定为基础 ,以必要条件或充分原因作为前提条件 ,同时必须伴随损害结果发生可能性增加。法律因果关系的成立则以实现其社会功能为出发点 ,因此要将可预见性、损害的类型、责任的类型、过错的程度等加以考虑。赔偿范围上的因果关系是确定各原因力对损害结果的贡献 ,从而锁定赔偿额的大小。  相似文献   
383.
交通肇事罪共犯形成的理论基础在于其罪过形式是复合罪过形式,可由过失构成,也可由间接故意构成。交通肇事罪共犯主体包括交通运输人员和非交通运输人员,共犯行为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  相似文献   
384.
刑事裁判文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司法文书,其最为重要的目的在于对事实的认定和适用法律,即事实与说理。刑事裁判文书中构筑刑事裁判结论的事实与说理以直接和间接的方式映射了刑事法律精神在刑事裁判文书中的逻辑表达进路。为此,法官需要在刑事裁判文书中理顺事实与说理二者的关系,将刑事司法正义理念和法律精神在刑事裁判文书中一以贯之,提高刑事裁判文书的质量和说理的正当性与合理性,进而通过其制作的刑事裁判文书表达出司法者对刑事法治和司法公正的法律精神的实质性理解。  相似文献   
385.
论法律推理中的价值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们对法律推理的研究多限于以逻辑为基础的研究,这是一种法律形式化主义面孔的刻画,法律推理中价值判断具有必然性。法律作为人类实践理性的产物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地对待法律推理中的价值判断。对法律推理的性质和过程进行初步的探讨,并对法律推理中基于对法律解释和案件事实的价值判断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认真地对待法律推理中的价值判断问题。  相似文献   
386.
实质刑法解释合理实现的程序性论证规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法解释是研究中国刑事法治形成的重要题域。以程序与议论为双轨的实质刑法解释论是超越主观主义解释论与客观主义解释论之争的第三条道路,它通过程序与议论、对话与论证在交谈意义的合理性上来实现刑法价值判断的客观性。取消最高人民检察院有权刑法解释主体的地位,废除《刑法》第306条规定的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取消法官错案追究制,建立判决书说理制度,都是围绕如何构造一个平等、自由、不受强制的议论场域而设计的程序规则,以保障实质刑法解释的合理实现。  相似文献   
387.
Few studies have examined the manner in which individuals view, interact with, and manipulate others, or their ability to identify and respond to others’ emotional cues. More specifically, no research has examined the capacity of individuals high in psychopathic traits to perceive and recognize extremely fleeting emotional expressions (i.e. micro-expressions) that could allow them to infer emotional vulnerability in others. The current study examined whether psychopathic traits [measured via the Self-Report Psychopathy Scale-4 (SRP-4); Paulhus, D. L., Neumann, C. S., & Hare, R. D. (2016). Manual for the Self-Report Psychopathy Scale (4th ed.). Toronto: Multi-Health Systems] were associated with the ability to identify micro-expressions in others. Participants (N?=?132) viewed videos of 1/25th second micro-expressions and attempted to identify the displayed emo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RP scores were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a heightened ability to identify sadness micro-expressions, particularly among observers who were women. Additionally, various SRP subscales were related to emotion selection tendencies and accuracy rates, which also differed between the sexes.  相似文献   
388.
以“审被告”为主要特色的我国传统刑事庭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要求,为此应当构建一种以“审证人”为主要内容和表征的刑事庭审模式。我国新颁布的刑事诉讼法在要求和强制证人出庭方面的进步,体现了“审被告”模式向“审证人”模式转变的思路。而当下我国正在推行的变“以侦查为中心”为“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为庭审模式的转变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契机。今后的刑事庭审模式改革,应在坚持已有进展的基础上,继续强化证人出庭力度,完善严格证明规则,同时赋予被告人沉默权,逐渐淡化“审被告”模式色彩,实现“审被告”模式向“审证人”模式的彻底转变。  相似文献   
389.
赵新新 《财经法学》2021,(1):146-160
在日本刑法中,责任能力的判断是法律判断。通说是将规范责任论具体化,以反对动机形成可能性、他行为可能性为基础的非难为基本内容来把握责任能力。行为人是否可能具有规范意识(辨认能力),是否可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控制能力),是进行责任能力判断的核心内容。因此,在司法实务中,当行为人基于精神障碍而犯罪时,需要对其辨认能力、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390.
存疑不起诉的法理分析与制度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志忠 《法学论坛》2006,21(6):68-73
存疑不起诉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不起诉的形式之一,是“疑罪从无”和“无罪推定”原则在刑事诉讼法中的具体体现。在学界和司法实践中,存疑不起诉制度却存在诸多争议。本文在对存疑不起诉的理论基础、价值判断、法律属性和刑事赔偿责任进行法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存疑不起诉制度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