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34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29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19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1.
编辑工作集科学美、劳动美、艺术美、创造美、道德美于一身,蕴蓄着巨大的审美潜能和美学效应,其美学内涵理应得到充分的发掘和研究.编辑审美目标和编辑审美观,即把审美作为编辑的一种境界去追求,使编辑美学的研究在理论思维和观念形态上有所拓展.  相似文献   
412.
我国的人民监督员制度和日本检察审查会制度、美国大陪审团制度都是民众参与司法的模式。这些制度在司法理念和价值观念上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在选任方式、决议效力等方面也有很多不同之处。从国内外相关制度的比较中可以发现我国人民监督员制度的优点和不足。探讨这一问题。将有利于更好地探索和完善我国人民监督员制度。  相似文献   
413.
随着大众传播媒体的迅速发展,因其所具有的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公开及时等特点,已经越来越深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刑事司法领域,媒体介入,特别是刑事侦查和审判阶段的介入,已然成为社会所热议的焦点和专家学者所研究的热点。媒体介入是一把双刃剑,在刑事诉讼活动中既能表现出监督司法机关诉讼活动、培养民众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等有利的一面,又能体现出阻碍侦查活动、妨碍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甚至出现"媒体审判"等不利的一方面。必须通过重点分析媒体介入对刑事诉讼的影响,才能提出媒体介入刑事诉讼所应坚持的原则,以便协调舆论媒体与司法机关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14.
以往对法律解释的理解基本上是界定在有权解释的立场上,而很少谈论尤其是承认法官解释。法律解释的转向即法律解释从机关解释向法官解释的转型,使得我们认识到法官解释的重要性。恰恰是法官解释的存在,使得法律所承载的社会正义观念得到了真正的实现。  相似文献   
415.
本文通过人民法庭对发生在乡土社会中的一起民事相邻权纠纷处理过程的叙述,力图展示承办案件的人民法庭的法官在形成判决意见的过程中考量的各种因素、法官审判案件所追求的目标、以及为达成目标所作的努力。透过对法官判决模式的界定与案件审理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基层人民法院法官为谁而作出判决的结论以及支持法官如此判决的决定性力量。  相似文献   
416.
    
ABSTRACT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psychological approa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and moral judgments that has relevance for the topics of public justification and world politics. In contrast with approaches assuming that morality is primarily determined by emotions and non-rational, the research discussed shows that moral development involv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inking about welfare, justice, and rights. In parallel with judgments in the moral domain, individuals construct judgments about conventions in the social system and areas of personal jurisdiction. Research documents that moral and social decisions involve processes of coordination, or weighing and balancing, moral and non-moral considerations and goals, as well as different moral goals. Processes of coordination are also involved in decisions about cultural practices that include social inequalities and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ose in dominant and subordinate positions in social hierarchies. Judgments about the fairness of practices entailing inequalities produce social opposition and moral resistance.  相似文献   
417.
章志远 《法学研究》2010,32(5):18-33
对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80个行政不作为典型案例的实证分析表明,在行政不作为构成要件的把握上,人民法院业已形成了作为义务源自何处、有无现实作为可能以及是否已经作为的三重判断基准。这不仅修正了法律文本中义务来源单一化和不作为表现形态片面化的规定,而且通过个案特殊情境中危险预见可能性、避免损害发生可能性和公权发动期待可能性的权衡,建立了危险防止型行政不作为的判断标准。在行政不作为司法裁判方式的选择上,人民法院大体上形成了履行判决、确认判决和驳回诉讼请求判决三足鼎立的格局。不同类型判决的具体适用,有助于妥善处理司法独立判断、尊重行政裁量及私权有效保障的三重关系。  相似文献   
418.
论刑事责任能力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责任能力是一个刑法意义上的概念,是法律拟制的抽象类型。刑事责任能力的有无及其程度的判断,主要是一种抽象的法律判断,而不涉及主体之外的其他因素。可以说,刑事责任能力其实就是一种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419.
医学鉴定与法的评价——以日本的判例为视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制度要遵循保护患者的权利;控制医疗保健费用的过快上涨,保障全民卫生保健计划的落实;协调患者权利的保护、社会伦理和促进医疗技术的更新与发展的平衡,维护公认的伦理价值准则,维护社会生态安全等基本原则。评估制度、试验质量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制度、分级分类制度等是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的最基本制度。  相似文献   
420.
Value judgment is at the core of civil law.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scholars of civil law reach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consensus on specific value judgment by rational discussion in the context of multiple value orientation. Based on a brief evaluation of the theory of legal argument and with the basic value consensus of Chinese civil law scholars as the premise, this paper proposes two substantive rules of argumentation for scholars of civil law to discuss value judgment: First, a strong of equal treatment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the absence of sufficient and justified reasons or otherwise; Second, the freedom of civil subject should not be restrained in the absence of sufficient and justified reasons or otherwise. To reach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on the basis of that to reach new consensus on specific value judgment further, scholars of civil law should base their discussions on substantive rules of argumentation for value judgment, follow rules and forms of argumentation as procedural techniques, and apply proper methods of argumentation. This paper also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of substantive rules of argumentation on two specific value judgment issues of civil law schola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