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50篇
中国共产党   35篇
中国政治   55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4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后,伴随着日本军国主义穷兵黩武国策的急剧膨胀,大批日本移民进入中国东北。尤其是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后,更是加剧了日本移民的涌入。至1945年日本战败为止,不包括军政人员,全东北已经有150余万的日本移民定居。就中作家近百人,他们绝大多数人站在殖民主义的立场上,记录了殖民主义者眼中的“满洲”风光,描摹了他们作为统治阶级一员对“满洲”新大陆的“美好憧憬”。藤山一雄可谓最典型的一个。  相似文献   
142.
自耕农的历史命运是现代化理论中非常重要的命题。小农消亡论指出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自耕农必然走向消亡;小农理性论指出自耕农能够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要求。自耕农经营在现代社会仍然占统治地位,表明小农消亡的论断是错误的;理性小农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并不能充分解释自耕农兴盛的原因。笔者认为生产制度的创新、农业生产的独特性和监督成本等因素促进了自耕农在当代社会的兴盛。  相似文献   
143.
郭喜 《中国行政管理》2012,(5):75-78,83
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被征地农民群体的养老保障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当前,各级政府也探索和发展出了一些具体的实践模式,但是这些模式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普遍缺乏制度安排的连续性、动态性和发展性,特别是没有解决好被征地农民同农村和城镇两大养老保障体系的接续问题。本文在分析和总结已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建构一种以基本养老保障为核心,多层次的、能够有效接续农村和城镇养老保障体系,兼具保障性与发展性双重功能,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运转的养老保障模式。  相似文献   
144.
休闲农业推动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美丽宁夏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5.
新农村建设要关注农村残疾人的生存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农村残疾人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所应关注的特殊群体,其生存与发展状况直接折射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得失,反映了社会文明程度、和谐状况及社会发展水平。因此,研究与探讨农村残疾人的生存与发展,意义重大。要重视农村贫困残疾人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6.
张倩 《行政与法》2008,(6):39-41
农民专业合作社一直被视为是实现农村经济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施行,全国各地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相继设立。然而,在法律的贯彻和实施中,如果不能深刻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民间性、专业性和民主性,不能对由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定属性所要求的法律实施机制进行正确认知,那么不仅法律实施的过程不会平坦,甚至立法的本意也有被扭曲之虞。  相似文献   
147.
农民职业化是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需要,也是我国农民走出传统身份束缚的最终之路,农民职业化在我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本文思考了与之相关的三个方面:农民身份的终结、农民职业化的趋向及加快推进农民职业化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8.
姜晓云 《行政与法》2007,(10):56-58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力量,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济的新型农民,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49.
发展旅游产业是我国新时期民族村落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在旅游精准扶贫背景下,有必要关注民族村落农户的可持续生计问题。文章选取云贵两种不同旅游扶贫模式的民族村落,对村民进行入户访谈和问卷调查,在DFID可持续生计框架下构建农户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对比分析其旅游精准扶贫对农户生计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旅游扶贫模式的村落精准施策不同;不同旅游扶贫模式农户的生计策略选择不同;不同旅游扶贫模式对贫困户的吸纳能力不同。总体上,民族村落农户的生计资本仍然有限,旅游参与型农户的生计资本相对较好,在精准帮扶影响下,除社会资本外,传统务农型农户多种生计资本欠缺。据此提出了其生计资本的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150.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以闽南某开发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添福 《中国发展》2008,8(3):68-77
文章通过对闽南某开发区深入的实例调查研究,在明确了该地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状况等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之后,运用社会保障等相关理论作为指导,明确地提出了必须为该群体建立科学、可行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