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6篇
  免费   141篇
各国政治   91篇
工人农民   179篇
世界政治   1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1篇
法律   1150篇
中国共产党   295篇
中国政治   500篇
政治理论   434篇
综合类   107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435篇
  2012年   279篇
  2011年   227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263篇
  2007年   247篇
  2006年   241篇
  2005年   238篇
  2004年   238篇
  2003年   192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The most important achievements of the Communist governments in Kerala, India we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land reforms and the legisla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Workers' Act. Using ethnographic and archival research based on these events and the processes through which they became a reality, this paper will question some of the fundamental assumptions of the influential Subaltern Studies project and postcolonial theory like the positing of governmentality and passive revolution as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ird World’ societies' experience with modernity. It will argue that, more importantly, their culturalist framework, with its gross ignorance of class and material concerns, is hardly adequate to understand the fusing of the aspirations of recognition and redistribution or the material and cultural that characterizes the struggles by the peasantry and agrarian labor, and their synthesis by the Communist Party. Despite their professed aim of inaugurating a democratic project with the peasant as citizen, Subaltern Studies and postcolonial theory, unlike the Communist movement, do not envisage any materi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agrarian classes that will actualize this objective.  相似文献   
172.
Consider this a vade mecum: an invitation to “walk with me” through more or less uncanny terrains of worlds in the making in search, of(f) course, of monsters. The search will be delving into the areas of “creepypasta:” pieces of cursed prose and pictures that circulate online, waiting to contaminate and possess the next reader. Using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posthuman and feminist theory, not least the work done by Jacques Derrida and Donna Haraway, this vade mecum asks what it might mean to engage ethically with that which is not supposed to exist, but which haunts us nonetheless. In other words: what does it mean to move, live and engage with spectres in digital times?  相似文献   
173.
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预测模型,论述了交通事故系统的灰色性,并采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交通事故进行实证研究。根据某地区交通事故的统计数据建立灰色动态数列预测模型。灰色预测模型是一个微分方程,称为GM模型(GREY MODEL)。GM(1,1)则是1阶的,1个变量的微分方程型模型,这种模型与数理统计的方法比较,求解较易,计算量小,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4.
夏立平  钟琦 《国际展望》2022,(1):38-53+158-159
全球和合共生系统理论是共生理论与系统理论相互融合而形成的全新框架体系,可以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国周边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分析范式和理论依据。全球和合共生系统理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一个大系统中的共生体,必须从全球的角度来构建命运共同体。国际体系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即对立的统一。全球体系内部与中国周边体系内部的互相依赖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相互依存是指相互依存的双方都从关系中受益,而消极的相互依存是指任何一方对相互依存关系的破坏都可能给另一方甚至双方带来损失。构建中国周边命运共同体是全球共生体系高级阶段的目标。全球和合共生系统理论的相互依存论决定了优化中国周边体系以实现中国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以相互尊重为前提,以公平正义为核心,以合作共赢为目标,应成为构建中国周边命运共同体的三个关键要素。我们应以此来推进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进而建立中国周边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75.
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观念被运用到国际关系研究之中,推动了以旨在追求人类最终解放的国际关系批判理论的发展。林克莱特继承了经典马克思主义传统和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旨趣,深入探讨了国际关系理论的现实主义、理性主义和革命主义三种研究传统,提出了国际关系批判理论的研究方向。他还身体力行地探讨了政治共同体的转变以及现代公民观念等问题,从而引导了国际关系理论批判的转向。  相似文献   
176.
在转型社会中,政治决策是拥有主要政治权力的行政主体,与反映主要群体利益的社会主体之间的博弈均衡。现实的各种政治后果可以从考虑期权价值的延迟均衡和抢先均衡来说明,也可以表现为考虑心理动机的“公平均衡”。在如同海峡两岸博弈这样复杂的均衡组合中,作者推论存在可以称为“虚妄公平”的均衡概念。转型社会的各个主体因此必须寻求“真实公平”策略选择,才能实现真正公平的政治决策目标。  相似文献   
177.
曹颖  王红梅 《学理论》2008,(18):70-73
当前,网络交往风行。在众多的网络交往媒体中,网络游戏这种新生的网络交往方式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网络游戏根据其运作方式及其内容的设定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这其中规模最大、影响也最广泛的当属角色扮演型游戏。角色扮演型网络游戏的互动性特点具有强粘合力,对网络游戏的玩家具有非常强的吸引力。角色扮演型网络游戏的主要对象是青少年群体,因此探讨当前角色扮演型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参与者社会化的负面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8.
对劳动价值源泉的现代经济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世纪之交,劳动价值论面临着社会经济现实的严峻挑战。本文通过对现代价值形成的各类问题的分析,证明了劳动仍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剔除了劳动价值论中某些不符合实际的传统结论,澄清了人们对这一理论的某些简单化理解,肯定了劳动价值论仍具有巨大科学意义,足以充当现代经济分析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工具。  相似文献   
179.
民族问题无小事。当今世界一些多民族国家因民族问题而导致民族纠纷、冲突不断,乃至国家解体,造成了深重灾难。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当代中国民族实际相结合,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里,如何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加速发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实现全民族共同进步、发展和繁荣的问题,创立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本文从民族平等论、民族团结论、民族区域自治论和民族发展论四个方面,把握和阐发邓小平民族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80.
邓小平创立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由传统形态向当代形态的重大转变。指导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准则体现了建立当代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自觉。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方位、首要任务、内在动力和科学内涵则在很大程度上分别为当代社会主义提供了现实基础、核心内容、发展模式和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