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8篇
  免费   218篇
各国政治   242篇
工人农民   397篇
世界政治   428篇
外交国际关系   385篇
法律   897篇
中国共产党   317篇
中国政治   662篇
政治理论   787篇
综合类   132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235篇
  2013年   588篇
  2012年   384篇
  2011年   390篇
  2010年   282篇
  2009年   307篇
  2008年   365篇
  2007年   386篇
  2006年   327篇
  2005年   316篇
  2004年   323篇
  2003年   238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The debate on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upgrading the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to a 'world environment organisation' (WEO) has gained momentum in both academe and politics. This article contends that a WEO would further the interests especially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because it would provide them, first, a high-level forum to unite their individual bargaining power against the major industrialised countries. Second, a WEO would assist Southern efforts to garner international support for environmental programmes in regions and sectors that are increasingly bypassed by economic globalisation. Third, a WEO would create a locus to politically institutionalise the influence of non-governmental lobbyists in a way that increases the balance of opinions and perspectives. The article then addresses special challenges and caveat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 upcoming negotiation process, in particular whether an upgraded UNEP would address only 'global' issues, thus absolving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from assisting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mitigating the more pressing local environmental issues in the South; whether the new body would have powerful sanctioning mechanisms, which might disproportionally affect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what decision-making procedures the new body would have.  相似文献   
62.
在公共危机状态下,人们希冀政府的帮助,当政府积极作为时此呼声却更强烈.因为此种政府行为的确是公民在困难情境中的"双刃剑".服务型政府的服务职能的界限是不能以服务的积极行为为借口干涉公民私权的,服务方式不是强制地要公民被动地接受,政府服务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同时,强调服务型政府的民本思想作为服务型政府的宗旨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3.
政府工作机制创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政府工作机制在职能配置、工作制度、工作方式等方面都与形势发展及和谐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必须从管理理念、管理职能、工作制度和工作方式等方面实现政府工作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64.
老子的人际目标和人际技术是老子人际思想的基本内涵。老子构建人际关系的目标侧重于实现个体社会意识的觉醒和精神境界的升华,以静己修身、救人利物为途径,其中,静己修身是核心。老子的人际技术是为其实现人际目标服务的。由于"道"本身就是真、善、美的统一体,在老子眼中,只要是合于"道"的技术就是好技术。老子共有三大人际技术:道法自然、容公道久、曲全枉直。尽管老子的某些理念经常被人曲解、误用,但其超然的人生境界和高明的处事哲学至今仍值得人们琢磨和效法。  相似文献   
65.
西方宪政中“三权分立”的历史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神秘主义或政府的内在价值出发解释"三权"分立的合理性是不够的.要理解为什么是"三权"分立,需要从历史发展的视野中寻找答案.从历史上看,三权分立是政府职能不断归类和抽象的发展结果,是长期以来人们不断探索制衡政治权力的历史结果.因此,三权分立制度是社会变迁、政治力量斗争的结果,是混合政体理论及其实践演变的目标,具有其一定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66.
张望 《国际安全研究》2021,39(2):86-106
日本的对华外交深受国际体系和中美日三角关系的影响。由于中美两个大国在全球层面的战略竞争加剧,以2017年为分水岭,第二次安倍内阁领导下的日本的整体对华外交政策经历了从"战略制衡"向"战术避险"方向的转变。在2017年以前,日本为了联美对华实施"战略制衡",在外交方面,以"印太战略"孤立中国;在安全方面,加强岛屿防卫能力和强化日美同盟;在经济方面,大力支持"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对"一带一路"倡议持冷淡态度。在2017年以后,在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增大的情况下,安倍领导下的日本对华实施"战术避险"。在外交方面,加强印太战略的开放性、领导人互访和对华自制;在安全方面,继续强化国防上的内部制衡;在经济方面,有条件地认同"一带一路"倡议并对华展开第三方市场合作。展望未来,令和时代的日本将是一个拥有部分战略自主的中等强国,在日美同盟框架下维持与中国有距离的交往,力图在瞬息万变的国际政治角力中实现日本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67.
政府公共性的理想与现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想的政府公共性与现实的政府公共性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别。理想的政府公共性是纯粹的公共性 ,而现实的政府却具有公共性与自利性二重性 ,且自利性是政府无法克服的必然选择。用公共管理理念改造政府 ,是提高政府公共性程度 ,限制政府自利性扩张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68.
人力资源管理新趋向与工会的应对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示范效应明显增加。工会应认真研究如何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力争有效地将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和技术转换为工会协调企业内部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9.
邓小平的宪政思想对于现阶段我国的宪政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宪法至上是邓小平宪政思想的前提。发展民主是邓小平宪政思想的主要内容。实行法治是邓小平宪政思想的核心原则。保障人权是邓小平宪政思想的目的。掌握并运用邓小平宪政思想的基本理论,对于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的宪政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0.
国外政府危机管理的基本经验及其启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国际的视野来看,国外政府在危机管理方面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这些经验对我国建立政府危机管理体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