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7篇
  免费   28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246篇
中国共产党   203篇
中国政治   345篇
政治理论   87篇
综合类   7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261篇
  2007年   382篇
  2006年   366篇
  2005年   19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从代价论视角观看当代中国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价伴随着社会发展的进程。该文深入阐述了研究代价的必要性,立足社会发展代价的基本内涵和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代价的具体体现两个维度,指出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坚持正确的社会发展代价观应遵循合真性、合善性与合美性相统一,前瞻性与后补性、主导性与全面性相结合和低代价的和谐发展原则。  相似文献   
162.
和谐社会、法治文明与公民权利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包括了法治建设的根本内容,法治文明、法治社会是和谐社会的要求和保障。法治文明形成的历史过程决定现代法治必然以保障公民权利为和谐,保障公民权利贯穿于法治文明的各项内在要求。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通过改进公民权利规定、进一步合理约束政府权力和完善公民权利表达与救济途径来实现。此外,针对社会中特殊群体,国家须采取特别措施,以真正保障全体公民的权利。  相似文献   
163.
从理念价值意义上讲,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思维的重要理论基础,它的提出本身就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拓展和延伸,这也决定了意识形态工作对于和谐社会建设发挥着综合性功能。新形势下,着眼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目标,必须对意识形态工作进行全方位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4.
构建和谐社会的方式为后发型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优良的外部环境与发展空间。正确认识自身的后发劣势与优势,是推动后发型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乃至赶超经济发达地区的首要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完善制度与转变观念,为各种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重组创造条件,从根本上促进后发型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5.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共有精神家园是提升核心价值理念、道德情操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以及增进中华文化认同感、归属感、安顿感的需要。和谐、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基本理念和首要价值,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精粹和生命智慧,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也是中华心、民族魂的表征。化解人类冲突,构建和谐世界需要倡导和谐理念,弘扬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166.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非常细致的工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疏通与引导,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基本方针,贯穿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各个环节。正确处理疏通与引导的辩证统一关系,对于我们处理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7.
站在改革30周年的新起点,回顾改革历程和轨迹,反思改革的是非得失,在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的指引下,中国的改革必将迎来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68.
消费领域存在的假冒伪劣产品、虚假广告、商业欺诈等不和谐因素,给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带来了极大的损害。其根本原因是销售者面临着由功利主义过盛引发的道德危机、诚信缺失问题以及社会责任迷失等问题。为减少侵权行为的发生,必须有一个和谐的消费环境,缓解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要充分发挥消费者协会的社会监督作用,细化消费法规与政策,维护消费者权益。  相似文献   
169.
朱志峰 《行政与法》2005,(11):17-18
和谐社会观与依法治国在以人为本、维护人性尊严等方面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按照和谐社会观的要求进行系统的法治建设,是目前我国依法治国中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0.
吴萍 《法学论坛》2007,22(6):75-81
农村房产如何执行,我国法律和司法解释基本空白,而现今的宅基地制度、房产制度、社保制度等,又构成了执行农村房产的重重障碍.将农村房屋使用权从所有权中分离出来或将农村宅基地所有权收归国有是消除这道障碍的两个出路,前者是在现有土地所有权制度上作技术性的添加,让房屋使用权承载执行的需要,避免土地制度遭受执行的冲击,后者则是对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作部分修改,使宅基地使用权的城乡二元分立结构走向城乡一元的统一,从而实现城乡房产执行制度的并轨.同时农村房产执行中应体现人权高于债权的理念,应尊重当地民风民俗,保障房屋共有人、承租人及同村村民的优先购买权,这样既有利于债权人权利的实现又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