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9篇
  免费   78篇
各国政治   77篇
工人农民   150篇
世界政治   7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88篇
法律   610篇
中国共产党   355篇
中国政治   645篇
政治理论   395篇
综合类   130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289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229篇
  2008年   398篇
  2007年   509篇
  2006年   509篇
  2005年   345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ABSTRACT

Protest activist leaders must make a series of decisions about the strategies they use; one such decision is the choice of tactic or performance, often informed by their cultural historic contentious repertoire. In South Korea's contentious repertoire, the use of candlelight vigils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prevalent form of protest tactic. Candlelight vigils have become an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actic in South Korea’s repertoire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 as evidenced by major candlelight vigils in 2002, 2008, and 2016-2017. In this study, we explore the ways in which candlelight vigils as a protest tactic have evolved over time in South Korea. We notably find that vigils emerged as a left-wing protest tactic in 2002, but right-wing protesters began adopting the tactic during the counter-protests opposing President Park Geun-Hye’s impeachment in 2016–2017 (Taegeukgi Giphoei). Additionally, we find that candlelight vigils drew participants from an increasingly wide swath of society over time and average citizens assumed greater organizational roles. This research not only contributes to the literature on South Korean social movements and civil society, but to understanding candlelight vigils as a distinct form of protest and how contentious repertoires evolve over time more broadly.  相似文献   
122.
和谐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争议调解制度是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基于时代的发展和当前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现状,重构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已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23.
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党员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既有利于整合党在城乡地区的不同资源,缩小和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维护社会稳定,又有利于进一步凝聚党心、坚强组织,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24.
行政执法理念的更新与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成和谐社会的诸多要素中,法治处于核心地位,行政执法是法治的关键。完善的行政执法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加强行政执法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选择。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在行政执法方面有了显著进步,但在执法实践中仍存在不少问题,执法理念的传统与陈旧是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因此,必须更新传统的执法理念,树立平等、诚信、人权保障、执法为民等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全新的、先进的行政执法理念。  相似文献   
125.
服务型政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服务型政府是一种新的政府治理模式,强调以公民为中心,具有服务性、法治性、有限性、透明性和高效性的鲜明特征。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制度平台。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从管理理念、管理职能、管理制度、管理手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实现根本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6.
王晓东 《河北法学》2007,25(9):143-145
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由道德的社会功能,即调节功能、教育功能、自律功能、舆论监督导向功能和执政合法性的维护功能所决定的.道德可以为和谐社会提供观念基础、精神支撑、强大动力和有利保障.所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效率与公平相协调的原则;坚持洋为中用,融合发展的原则;坚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7.
王晓东  沈维刚 《河北法学》2007,25(11):136-138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和文化系统,它几乎与人类文明史上的所有社会形态都结下了"不解之缘".它既有深广多面的精神资源,又有丰厚辉煌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还是民族融合的纽带.在社会主义社会,它将具有长期性、民族性、群众性、复杂性、国际性等特点.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具有很强的道德教化作用、社会稳定作用、心理慰藉作用、文化展示作用和对政治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8.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有效地预防和打击犯罪。2006年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围绕和谐社会的主题展开探讨,内容涉及犯罪学与和谐社会、治安警务、司法制度、罪犯矫正、刑事政策、跨国犯罪、未成年人犯罪等。本文对此次研讨会的有关主题进行简要介述。  相似文献   
129.
王小钢 《河北法学》2007,25(1):6-10
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是一种重视制度面向的社会学批判理论,其认识论基础是反思的现实主义,其理论预设是等级秩序的存在.中国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开始进入风险社会.风险社会理论透视出中国在现代化反思能力、法律系统、科学理性和社会理性的互动、环境法基本原则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0.
When creating a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 aid, the definition of a political strategy is critically important. In theory, a government able to deliver services and goods to its population and to guarantee participation in decision-making might not need the presence of international aid. International aid should bridge an existing gap between a government and its own population by adopting a relevant political strategy. This viewpoint proposes a reference framework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ctors to define their basic political strategy and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framework for situating different political strategies into a wider approa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