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9篇
  免费   78篇
各国政治   77篇
工人农民   150篇
世界政治   7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88篇
法律   610篇
中国共产党   355篇
中国政治   645篇
政治理论   395篇
综合类   130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289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229篇
  2008年   398篇
  2007年   509篇
  2006年   509篇
  2005年   345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The migration policy field is a multilayered and fragmented area still lacking a strong global and European regime. Nonetheless, different initiatives and fora have been promoted in the last decade to increase the international dialogue on migration, with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non-state actors, and particularly civil society organisations (CSOs). The article reviews selected initiatives undertaken at the UN and European level, whereby institutional representatives engage with CSOs in furthering migration policies. These initiatives and platforms may constitute transnational policy networks (TPNs). It explores signals towards the consolidation of more structured and ‘hard’ forms of participatory policy-making on migration issues, as well as obstacles present in this engagement dynamic. The key question addressed in this study is whether and how European institutions have engaged with the TPNs in the field of migration. The article also explores how some of the TPNs influence institutional policy-making at the EU level.  相似文献   
132.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有效地预防和打击犯罪。2006年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围绕和谐社会的主题展开探讨,内容涉及犯罪学与和谐社会、治安警务、司法制度、罪犯矫正、刑事政策、跨国犯罪、未成年人犯罪等。本文对此次研讨会的有关主题进行简要介述。  相似文献   
133.
王小钢 《河北法学》2007,25(1):6-10
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是一种重视制度面向的社会学批判理论,其认识论基础是反思的现实主义,其理论预设是等级秩序的存在.中国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开始进入风险社会.风险社会理论透视出中国在现代化反思能力、法律系统、科学理性和社会理性的互动、环境法基本原则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4.
王晓东 《河北法学》2007,25(9):143-145
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由道德的社会功能,即调节功能、教育功能、自律功能、舆论监督导向功能和执政合法性的维护功能所决定的.道德可以为和谐社会提供观念基础、精神支撑、强大动力和有利保障.所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效率与公平相协调的原则;坚持洋为中用,融合发展的原则;坚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5.
王晓东  沈维刚 《河北法学》2007,25(11):136-138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和文化系统,它几乎与人类文明史上的所有社会形态都结下了"不解之缘".它既有深广多面的精神资源,又有丰厚辉煌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还是民族融合的纽带.在社会主义社会,它将具有长期性、民族性、群众性、复杂性、国际性等特点.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具有很强的道德教化作用、社会稳定作用、心理慰藉作用、文化展示作用和对政治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6.
当前,党中央明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作为国家治理社会的手段之一,犯罪网结构的设置理应遵循这一目标的要求。所以,应克服盲目求“严”而适当求“疏”,真正做到刑事法网的严疏有致,力求和谐统一,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刑法保障。  相似文献   
137.
立法机关司法职能的正当性来源于政治权力运行的逻辑必然和实现对它权的制约需要,分权并不排斥各政治部门之间为了合法的目的而进行最低限度的权力交叉;同时,发挥代议机构的政治协调功能以及司法权的社会分享也为之提供了价值支撑和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138.
民事执行救济制度之完善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冬京 《河北法学》2006,24(1):95-97
目前我国正在起草<强制抗行法>,一直以来学界讨论的比较多的是如何保障债权人的债权得以实现,然而法律也要保护债务人及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于是执行救济制度便应运而生了.然而我国现行的执行救济制度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以程序公正和效率价值为理念,以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最高目的,对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的执行救济类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进而对完善我国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设计提出了理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9.
柴建国  王燕霞 《河北法学》2006,24(8):122-126
法检不和谐直接影响到司法机关司法职能的发挥,进而部分弱化了我国社会主义司法的功能,其危害不可低估.但目前,各级法检机关领导干部甚或党委、人大的领导同志,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听之任之.针对我国一些地方存在的法院检察院两院关系不和谐现象,指出法检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法检关系的和谐,应当引起各级党委、人大、政法委、法院检察院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分析论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新的特征。正确认识人民内部矛盾出现的新变化,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我国理论界就“人民内部矛盾”这个专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取得了新的突破和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