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2篇
  免费   123篇
各国政治   120篇
工人农民   48篇
世界政治   1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61篇
法律   1090篇
中国共产党   75篇
中国政治   223篇
政治理论   257篇
综合类   7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256篇
  2012年   233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206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欧盟安全模式的体系层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盟安全模式在冷战后日益突出,其特点在于通过有效的多边主义来维护安全。在冷战期间西欧国家地处两极对抗的前沿,两极格局的终结也对欧盟国家造成了重大冲击。因此,欧洲安全模式的形成和发展深受体系结构和体系进程的影响和制约。其中,结构因素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体现为国际制度的进程因素对于巩固和维护欧洲安全也有重大的反作用。国际制度无法独立于体系结构影响国家行为,在欧洲安全模式形成的过程中,体系结构是独立的自变量,国际制度则是干预变量。  相似文献   
32.
试论小企业的存在原因与产业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模报酬递增与竞争性市场结构之间的矛盾激发着经济学家们对企业规模决定因素的持续探索。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经济学家们相继揭示了诸如生产要素的不可分性、沉没成本、外部经济、企业内部交易成本、运输成本、关税与行政壁垒、产品差别等决定因素,这些因素最终可以归入规模经济和市场容量两个范畴。因此,规模经济程度低和市场容量小共同决定看小企业的存在与发展,而不同产业的特性则通过规模经济和市场容量两个方面决定看小企业的产业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33.
齐爱民 《现代法学》2003,25(5):190-193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电子商务工作组第四十届大会有两个议题:一是如何消除与国际贸易有关的国际文书中存在的妨碍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律障碍;二是讨论审议《电子订约:一项公约草案的条文》。  相似文献   
34.
蔡从燕 《法律科学》2006,24(6):91-97
传统上,国家间的互动关系被认为是国际法规则创制与实施的基本动力,但全球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使得国际法日益攸关个人的利益,个人与国家间的互动关系已然成为国际法发展的元动力。国际法只有以此为基点,才能更好地规范全球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使各国及其国民能够公平地享受全球化带来的好处。  相似文献   
35.
论刑事法律全球化时代的"国民不引渡"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喻贵英 《法律科学》2007,25(5):109-116
在刑事法律全球化日趋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的今天,如何有效地进行国际刑事司法合作,消除合作中的羁绊,已经成为国际刑法需要认真探讨和研究的重大课题.从保护本国国民的利益出发,不将在外国犯罪的本国国民交给外国审判,或者不让本国国民在异国他乡的监狱中服刑,一直以来都是很多国家的做法.但是"国民不引渡"给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的顺利进行带来了难以克服的障碍.因此,新形势下采取新的立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6.
袁雪 《行政与法》2007,(1):91-93
法律选择理论是国际私法的核心理论,主要是以各种法律选择学说为载体,具体表现为各种法律选择方法。从十四世纪意大利巴托鲁斯创立法则区别说以来,法律选择方法一直处于不断的演变之中,体现了国际社会追求和谐的要求。本文以法律选择方法的历史演变为线索,以法律选择方法的价值追求——正义为研究视角,探讨法律选择方法的演变与构建国际和谐社会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37.
选择适用的冲突规范在当代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这一发展在人身权、自然人的行为能力、法律行为的方式、合同、侵权行为、亲属、继承等领域均有体现 ,其主要是由于当代经济全球化的客观需要及冲突法对实质正义所追求所引起的 ,同时 ,民法的私法性质及比较法学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出现亦为其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国际私法应当在相关领域加大选择适用的冲突规范的制定  相似文献   
38.
Research Digest     
《Negotiation Journal》2006,22(1):5-11
  相似文献   
39.
知识产权与人权:后TRIPS时代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明  肖志远 《法律科学》2005,23(5):115-122
TRIPS的产生,在促进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发展的同时,也被认为造成了知识产权制度与国际人权法之间的冲突。从立法宗旨上讲,不管对知识产权采用什么样的措辞,知识产权保护应与维护人类尊严和实现其他人权相一致。所以,我们必须开展有关研究工作,探寻如何在包括TRIPS在内的国际条约框架下,协调好知识产权与人权之间的关系;具体说来,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必须以国际人权公约的价值取向为指导,在保护作者精神权、隐私权、公共健康与环境等方面进行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40.
This paper looks at the genesis of a discourse on urbanismo (city planning) in Brazil and Argentina between 1894 and 1945 using the ideas of Michel Foucault on discipline and his concept of bio–power. The demographic pattern of the major cities in both countries from 1890 onwards and the renewals of the centres of these cities are also discussed. Other sections are dedicated to the plans proposed for the same cities in the 1920s and to urban representations, such as ideas about social reform, the role of hygiene as a point of departure for planning,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ideas on Taylorism (scientific management) and the city. The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planners opposition to elections, when they claimed that they were the only ones qualified to deal with urban problems and therefore they should be employed in the state apparatus.
Other concerns of the paper are the use of planning as an element of nation building and ideas defining eugenics (race 'betterment') a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city planning. I conclude by arguing that, if implemented, city planning was a way of creating an industrial culture, disciplining society through the city, although the industrial proletariat has never made up the majority of the population in Brazil or Argentina. Even if many aspects of the plans proposed for both countries were not implemented, the discourse of planners can be seen as a will to discipline society through the city. This discipline would affect the freedom of movement of human bodies, and is therefore approached through Foucault's concepts of bio–power and discipli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